这一世,她已在突厥生活了两年——从三岁启蒙后她就知道自己其实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未来,
她学会了突厥语,也学会了微笑地沉默。
只是,有时她仍旧梦到汉字的模样,梦到纸墨的味道。
那一天,她看见一个中原来的少年——他穿着锦袍,骑着小马,好奇地看着他们。
他的眼睛很亮,像初春的星。
他走近,嘴里说了句她听得懂的汉语:“我能不能和你们一起玩?”
一群孩子茫然对视。
只有她懂他说的话。
风声掠过,她愣住了。汉语……他竟然说汉语?
小小的心里涌起一种奇异的亲切感——这个陌生的男孩,声音让她有种奇怪的熟悉感。
她蹲下身子,转向身边的哥哥们,用突厥语翻译:“他说,他想和我们一起玩。”
年纪最大的男孩摸末皱着眉头,小声问:“他是谁?为什么跟我们说话?”
她轻轻摇头:“不知道,但他说的话……听起来很友善,我们让他加入吧。”
其他孩子小声议论:
“汉人?我们要让他玩吗?”
“他小小的,也没武器,看起来没危险。”
她点头:“放心,让他玩就行。”
于是他们转过身对李世民点了点头。
接着,她又用突厥语对哥哥们说了几句。
孩子们笑起来,把一只小鹰风筝递给了他。
孩子们在草地上放的是“鹰风筝”,不是纸做的,而是用羊皮和鹰羽扎成的风具。风大时能盘旋在空中,像真鹰一样在云里掠过。
李世民第一次见到,以为是真鹰,被惊得睁大眼。
她笑着用汉语对他说:“不是鹰,是风。”
李世民笑得极亮,接过线轴跑了起来。
风筝升空,银羽在阳光下闪烁,线在他们指间缠绕,风声猎猎。
那一刻,草原上有两个孩子并肩奔跑,一个是未来的帝王,一个是命运的异乡人。
他们的影子重叠在风中,却谁也没意识到,这一幕,将在岁月深处回响一生。
风吹得烈,李世民跑过来,对她咧嘴一笑:“我叫李世民。”
他的发被风吹乱,眼睛亮亮的。
她怔了怔,悄声学着他的口音:“李……世民。”
她的心里涌起疑问,也有些害怕:难道……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遇见他?
她轻轻张嘴,却只敢悄悄模仿他的发音:“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