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梦千年酒 > 故土(第2页)

故土(第2页)

他想起为君之道的恩泽四海,笼络人心八字。

“此物是谁发明的?应该得到朝廷的嘉奖。”李世民暗暗想到,于是派人调查。

不久后侍从回禀:“启禀陛下,此物出自东市,原以为是坊间巧匠所作,打听之后才知……竟是安国夫人,在归义府中亲自试制,且已示范给百姓。”

李世民暗暗一惊,感慨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那么聪慧,他沉吟片刻,问道:“香胰出自安国夫人之手,那不久前的‘香盐膏’,难道也是她所制?”

侍从回禀:“回陛下,奴才曾细查过,那香盐膏最早由御医呈进宫中,称为‘新方’,说是偶得民间偏方所改。但再往下问,所记出处不过一封无署名的信。恐怕信已经遗失了。”

李世民沉思片刻,轻轻叹息:“无妨,你无需再查了,朕只当两物恰好在长安同时出现是一场巧合吧。”

“传旨——赐归义府绢帛百匹,金十锭,以嘉惠民之功。若她问起,便说是朕思旧友所赠。”

侍从叩首领命。

殿中重归寂静。李世民静坐良久,忽地低笑一声。

“巧合?”他喃喃自语,语气里含着几分自嘲,“她今年三月才至长安,便有无名信,又成了长安的能人巧匠,她倒藏得深。”

初秋,我在府中阴凉不通风处挖了一口地窖,挖好后在地面铺碎石沙子,排水、防湿。

到冬天存储上从北方运来的冰块,在冰块之间填充干草、稻壳或木屑,形成天然保温层。冰块堆好后,顶部再盖上一层稻草或麻布,再用厚木板封住。还在木板上还铺了土壤,增加隔热效果。

贞观六年长安的夏日,街巷如炉,烈日烘烤着青石路面,尘土在光里微微跳动。街角的坊市熙熙攘攘,茶肆门前排着等凉茶的人群。我在巷口搭起小摊,挂上手写木牌:“冰酪清凉,香甜解暑”。

几个小童好奇地凑上来,我用小勺舀起冰酪,撒上切碎的枣干和杏仁,递到他们面前:“来尝尝,冰凉甜润,解暑消渴。”

小童吃了一口,眼睛亮了起来,叫着跑去告诉邻居。

不一会儿,人群渐渐多了起来。文人雅士停下脚步,笑着问道:“这是何物?”

我恭敬行礼:“这个叫冰酪,底料是牛奶和蜂蜜,佐以碎冰块,夏日最宜。”

他们尝过,连连点头,口中低声议论:“好清甜,好冰凉,坊间少见。”

午后,太阳正烈,我招呼内侍将更多冰块从地窖搬出,冰块捣碎后迅速搅拌牛奶与蜂蜜,冷冻入碗,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

忽然,我看到一位熟悉的身影走近——是颉利可汗,他目光落在我身上,神情依旧沉郁。我心头微微一紧,却仍微笑迎上:“叔父,今日冰酪,您可尝一口?”

他点头,勺起冰酪,轻轻入口,眉宇间竟有一丝舒展。

不久后长安上至皇宫,下至乞丐都吃起了冰酪,夏日午后,太子府内凉风轻拂。李世民踏入府门,正欲问安太子起居,便在院中看见太子手执小碗,正小心翼翼舀着冰酪,眼神中满是满足。

李世民微微一笑,缓步走近,语气带着调侃:“朕听闻夏日有一清凉之物遍满长安,就是此物吗?”

太子闻声,吓了一跳,连忙行礼,嘴里还塞着一小口冰酪:“见过父皇,是的,听说此物是安国夫人制作的。”

李世民笑而不怒,俯身在太子身侧,目光柔和:“来,朕不怪你偷吃,倒要问问,这冰酪可合你口味?”

太子小心地递上碗,羞涩地道:“此物冰润甘甜,儿臣平生未尝过此味,清爽极了。”

李世民端详碗中冰酪,微微点头,眼中闪过赞许:“可还有多的,朕也尝尝。”

太子连连点头:“儿臣这就让他们买来。”

于是太子府内,父子二人一同共享这份难得的清凉与微妙的温情。

贞观六年,长安的夏日已渐远,蝉鸣在青瓦上回荡。我在长安已逗留一年,前世我便曾走遍大江南北,古代交通不便,但风景却更胜千年之后,我迫不及待希望早日踏上旅途,沿运河南下,遍访大江南北名川胜景,体验山河壮丽,感受人间烟火。

我的身份是异国降臣,离开长安按例需要上奏皇帝,得到允许才可自由离去,于是便递上了奏章:

“臣舒涵,自归大唐以来,蒙陛下恩典,赐安国夫人之号,承朝廷厚恩,感荷深重。臣心系中原,素仰山川之胜,常怀游历之志,欲遍览江南江北名川,亲察书中未及之景,体味人间烟火。

今贞观六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臣谨奉奏章,请陛下允臣暂行离开长安,循礼而行,以广见识,益于见闻,亦可稍解平日繁务之累。

臣恭谨遵法度,行所至处,必守纲纪,不负陛下厚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