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梦千年板材 > 两地(第3页)

两地(第3页)

夜风掠过,三匹战马齐声长嘶,如同在呼唤着故乡的风。李世民心中隐隐一痛,他知道,这三匹马恐怕再也无法驰骋沙场。

他望着马匹的眼睛,仿佛看见她的身影。西突厥远隔万里,这些马是她无声的问候与守护。

自此,什伐赤、青骓、飒露紫再未登上战场,却常在秦王府闲庭漫步。有时李世民独立廊下,看见它们安然食草,心中便生出一丝慰藉。

武德四年六月李世民班师回朝,长安城内,鼓乐喧腾,百姓燃灯祈福。秦王府亦张灯结彩,庆贺洛阳一战大捷。

厅堂之内,高悬宫灯,锦席铺陈。李世民身着宽袍,眉宇间仍带几分征战归来的英气,却已换上温和的笑意。他环视一圈,看见满堂欢笑,心头一松。

长孙王妃亲自斟酒,举杯笑道:“殿下大捷而归,平定河洛,百姓皆安,此番可称万民同庆。”

杨婉儿也笑盈盈补道:“妾常听人言,秦王殿下虎牢关三千骑兵大破窦建德十万大军,建此奇功,洛阳百姓口口相传。”

殷绮云忙附和:“大唐江山,必因今日之胜更盛。”

李世民大笑:“此战非我一人之功,诸将竭力,方有此捷。”

席间,侍婢抱来年幼的承乾。小小的孩儿才两岁半,眼睛黑亮如漆,见到父亲,便“咿呀呀”地伸着手要抱。李世民大笑着接过,将儿子放在膝上。承乾双手去抓案上的酒盏,却因太重拿不起来,急得直蹬小腿,逗得满座皆笑。

另一侧,年仅一岁的女儿依偎在母亲张月娘怀里,手里攥着玉珠串,时不时塞进嘴里啃,发出咯咯的笑声。张氏轻轻拍着她的背,目光温柔。

杨婉儿抱着刚出生的李恪笑道:“殿下如今儿女双全,真是天赐喜事。”

李世民哈哈大笑:“若要无愧这江山,便须先护住这家室。”说罢低头,故意去逗承乾:“小郎君,将来你也要为大唐立功,可不许只会抢阿耶的酒!”

众人都被逗得开怀,殷绮云更是捂嘴而笑:“殿下言重了,小郎君才几岁,哪里懂这些!”

李世民心情极好,命人再添酒食,府中宾客举杯同庆。歌舞渐起,丝竹绕梁。

堂外,夜色澄明,明月高悬。此刻的秦王府里,唯有一家温暖与人间喜乐。

不久后,李世民出于政治考量,先后迎娶了京兆韦氏韦圆成之女韦珪,军事世家之女燕氏。秦王府越来越热闹了。

十月,李渊加李世民天策上将封号、陕东道大行台等官职。李世民自此天下闻名,西域诸国,甚至远在印度的戒日王都听说了李世民平定群雄,一统天下的传奇。

西突厥营帐内,烛火摇曳。帐中铺着毛毡,几张木桌上摆着羊肉、胡饼与温酒。统叶护端坐主位,我在统叶护身侧,统叶护的堂弟阿史那泥孰,阿史那同俄、阿史那贺鲁还有一些将领也在。

统叶护先举酒盏:“听说洛阳之战,唐军大捷,此事在西域诸国都传开了。你们怎么看?”

我淡笑:“消息早已传来,虽有夸张成分,但唐军骑兵确实厉害,虎牢关一战擒两王可谓惊心动魄,智勇无双。”

统叶护对众将领说道:“我欲派使臣代表我西突厥向大唐朝贺,以示睦邻友好,在座诸位谁欲前往长安呢?”

阿史那泥孰立刻起身,向统叶护拱手:“臣弟愿往长安,替大汗传达友好之意。”

统叶护大笑,拍案而起:“好!泥孰一向爽直勇敢,你此行不仅是祝贺洛阳一战,更是联络唐廷的大任,务必谨慎。”

十二月,泥孰率部下抵达长安。李渊特遣鸿胪寺官员接待,并在太极宫设宴款待。宴席之上,李渊亲自赐金帛良马,言辞恳切:“东突厥屡犯边疆,若汝等与我大唐并肩,必能共安西域。”

泥孰躬身拜谢,心中暗生敬意。

李世民闻得西突厥使臣入京,特地前往鸿胪寺。初见泥孰,二人竟一见如故。相约比酒,酒过三巡,李世民爽朗大笑:“今日得遇兄长实为幸事!”泥孰性情直率,当场执李世民之手,拍案而呼:“既如此,不如结为兄弟!”二人豪饮不止,几乎推翻酒坛,引得宾客哄笑,亦因此事传为长安趣谈。

*旧唐书卷288相关原文:

阿史那泥孰者,达头可汗之曾孙也。父为莫贺设,统叶护可汗时使于唐,与秦王李世民友善,约为兄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