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梦千年板材 > 归处(第4页)

归处(第4页)

车停在殿前,侍女轻声道:“安国夫人,请。”

我缓步下车,

衣衫素净,头上只簪了一支旧玉簪——那是兄长生前赠我的。

我不愿着华服,不为昭宠,只为祭故人。

殿中传来乐声,是《破阵乐》的前奏。

我心头微颤。

他坐在殿上,

穿着玄色冕服,神情沉静如山。

岁月在他眉宇间刻下的痕迹不深,却让那双眼更难以直视。

十一年。

从并州到长安,从草原到天下。

岁月将我洗净,也将他磨成了帝王。

我行至殿中,长揖至地。

“突厥旧属阿史那舒涵,拜见圣上。”

他微微俯身,看着我,声音低缓:“卿免礼。”

只是这三个字,已让我心乱。

我随侍从落座后遥遥望向端坐龙座的李世民,他的衣袍金纹闪烁,威仪自天而降,却又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他的目光在大殿中缓缓扫过,最后停在我身上,眼神带着一丝柔和,又不失威严。

“夫人归顺我大唐,历经风雨,今日得入朝堂,实乃国之幸,亦朕之幸。”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洪亮,响彻太极殿,既是接见的宣示,也是对我身份的肯定。

长孙皇后已是中宫,她气质温润,处事稳重,带着一种天然的威仪和温暖。初次见面,她礼貌而含笑,轻声唤我“夫人既是陛下亲封,秩比公主,自然也是本宫的妹妹,若在长安孤单,可随时进宫,本宫得此姐妹很是欣喜。”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我微微躬身行礼,心中既紧张又温暖:“降臣愿遵天命,侍奉大唐,护国安民。”

颉利可汗的目光落在我身上,眉宇间带着一抹欣喜的神色,似乎很为我欢喜。我心中微微生出一种安慰感——至少血脉未忘,旧时王族之情尚存。

李世民轻轻点头,示意内侍:“上酒菜,诸位请便。”

随着侍从的动作,殿中阵阵香气随风而来。各位大臣与将军低声议论,或夸我忠顺贤淑,或赞颉利可汗受恩有加。宴前的阵仗虽盛大,但我的目光总不由自主地回到李世民身上——十一年白驹过隙,风云变幻,他比当年更加俊朗沉稳,而我的心,却如初见般微微悸动。

宴饮开始,乐声奏起。李世民起身,步下龙座,缓缓走到我面前,低声说道:“舒涵,昔年之恩,朕铭记于心。今日,汝安居大唐,勿忧他事。”

我心头一震,只得低眉应声:“臣谨记陛下厚恩,愿安分守礼,护国安民。”

他微微颔首。李世民对我十分信任,席间向我询问西突厥边防策略,偶尔的眼神与口气中流露出的默契,连长孙皇后都看在眼里。

殿中欢声渐起,酒杯交错,而我与李世民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像是一条无声的河流,将十一年的风霜与思念缓缓流过彼此心间,却又无声无息地消散于宴席之上。

*什钵必死后,李世民询问女主的书信(或者叫诏书)是我所埋的一个伏笔,后面章节会进行揭晓,读者在此可以一猜,后续全文完后,我会补一个番外,交代一下女主与李世民重逢前各自的心理,还有他们所写书信的真实含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