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梦千年板材 > 暂别(第2页)

暂别(第2页)

“舒涵,”他问道,“朕查过——那香胰与香盐膏,皆出自你手。你为何不署名?”

我垂下眼,声音平和:“若留名,便有人记得;若不留名,便能自在。臣不求功,不求誉,只愿百姓安好。”

他微微一怔,眼底浮起一丝怅然:“你总是这样,藏得太深。朕想记你于史,却不知从何写起。”

我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那一瞬,殿中檀香弥漫,风吹过帘影,世事恍若停驻。

我缓缓抬眸,终于还是问出了心底那句话:

“陛下,当年那封信——‘若卿愿再适,择良婿以偕老’,可是在试探臣?”

*舒涵内心:你说我藏得深我倒要问你,你不也一样?

他沉默片刻,微微转开目光,似不愿让我看见那一瞬的波动。只听他说道:“当年朕虽贵为秦王,却亲眼看你嫁给别人。那夜的烈酒……朕至今难忘。”

烛影微晃,他又笑了笑,那笑里有一丝自嘲:“所以当你入唐路上,朕写那封信……并非真要为你择婿。那信半真半假,那所谓的‘良婿’,从头到尾,朕心中只认得一个。”

烛影轻晃,他抬手掩去一丝笑意,却掩不住眼底的柔光。

“舒涵,你知朕素来不肯失分寸。若直言‘我欲娶卿’,那是帝王的傲慢;可若问‘卿愿嫁我否’便失帝仪。”

他轻叹一声,“朕只能写得隐晦,让你自己去看懂。”

我心中微微颤动,却仍只是轻声道:“陛下已是千古一帝,何必再为旧日之情动心。”

话一出口,我几乎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我并非不动情,只是不敢——若真应下,便是万劫不复。

我缓缓垂眸,语气平稳:“如今四海安宁,百姓安居乐业,都是陛下天命所归,臣当年所做的一切只是顺应天命。”

灯火摇曳,他的影子与我重叠,又慢慢拉开。李世民起身背对着我,声音平静下来:“罢了,你我如今重逢已经不易,至于往事,就留在心里罢。”

他离开了立政殿,说还有公务要忙,我抬眼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涌起万般滋味。

李世民离去后,我随侍女去了后宫,御花园内,绛纱轻帐下,檀香与荷香交织。长孙皇后倚坐玉榻,身侧韦氏、阴氏、燕氏、杨氏各自低声私语,目光时而落向立于石径上的我。

我缓步而来,轻拢衣袖,行礼道:“臣见过皇后娘娘,见过诸位娘娘。”

皇后浅笑,目光温和却含审视:“安国夫人,今日风景宜人,正好赏曲。不知你可有雅兴?”

我微微颔首,行至榻前坐下。丝竹轻响,我心静如水,但心中暗记——她们的目光,不全是赏景之意。

韦氏倚栏而立,低声问向身侧的阴氏:“这安国夫人,可真是来得早啊,不知为何?”

阴氏含笑,扇影轻摇:“或许是宫中日程不同,亦或……她本身身份不同,陛下格外关照。”

我略一抬眼,目光平静,声音轻柔:“臣入宫仅为职守与奉命之事,无关私情。若说关怀,陛下唯对四海黎庶关怀周全而已。”

燕氏垂眸,暗道:“此女果真不凡,言简意赅,却又不失锋芒。”

皇后看着四妃的神色,轻轻一笑:“安国夫人入宫,尚守本分,自有分寸。诸位无须多言,她心明如镜,亦不逾礼。今日听曲,便当以平常心待之。”

我轻轻颔首,面带微笑,却不卑不亢。丝竹声里,花影浮动,四妃的目光在我周身扫过,却无法动摇分寸。我心底那份从容与自持,像荷影般淡而长。

此刻,我知道,无论风波如何,我的身份与气度已被皇后守护,同时也让四妃明白:非议与试探,在我这里,皆徒劳无功。

夜晚,宫灯如昼,丝竹声绕梁。酒过三巡,几位妃嫔的笑声渐起,气氛也慢慢松了下来。

韦氏抬眼,看向坐在下首的我,唇角含笑:“听闻西域女子都精通音律,今日盛宴,不知夫人可有雅兴,让我等也一开耳福?”

她语气柔婉,却藏着探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