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传来微雨,帘影晃动。他似乎要再说什么,却只是叹了口气,轻声道:
“舒涵,朕今生不负天下,不负黎庶……唯恐负了你。”
我摇头,低语:“若说负与不负,不过世人执念。我自未来而来,为盛唐而来,也为你而来。如今盛世已成,缘起已圆——我亦心安。”
李世民看着我,嘴角微微上扬,
仿佛卸下了帝王与凡人所有的重担。
“心安……便是永恒。”
他静静望着我,目光透过岁月的尘光,柔和得像初见时那年晋阳的午后。
“卿既来自未来,”他低声问,声音几不可闻,
“可知卿自己的未来么?”
我微微一怔,随即笑了。那笑中没有悲,也没有喜,只有一份穿越时光后的宁静。
“未来……在我来时,便已结束。”
“我来,只为了再见陛下一面。”
“见过了,也就无未来可问。”
他怔怔地看着我,眼底有波光闪动,
像要记住我此刻的模样——那一抹不属于此世的温柔。
“舒涵……”他唇动了动,却无声。
“若我不在,卿当何处?”
我俯身,握住他的手,那手曾执剑开疆、曾书策天下,如今却微微颤抖。
“陛下,人若无形,影亦不存。您若不在,臣自会随影而去。因我本是陛下心中的一念,
一念息处,影便归于光。”
他微微一笑,嘴角带着解脱的安宁。
“如此……朕便无憾。”
那一刻,烛火微微一暗,风从窗缝里掠过,带起帘角一瞬的颤动。而烛光中,帝王与女子相视一笑,光与影相融——
盛世终成过往,唯有那一瞬的宁静,永在时间之外。
宫城之外的风,带着盛夏的热意,却吹不散寝殿里的沉默。
我立在案前,替他换下的经卷一一叠好。
自玄奘法师讲经那夜后,我们之间便多了几分不言的心照。
他不再问,我也不再提。
李世民静坐榻上,眉宇间似有无尽思绪。
灯火将他鬓边的白发映得愈发清晰——
那不是战场的霜雪,而是岁月的尘。
他忽然开口,语声极轻:
“卿似有心事。”
我抬眼,与他视线相对。沉默片刻,终于叩首道:
“臣愿请辞长安,重往西域。”
李世民怔住,目光深深望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