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梦千年板材 > 番外1 童年往事(第3页)

番外1 童年往事(第3页)

声音小小的,却像是在向自己,也向未知的未来发出暗示。

风筝还在空中猎猎作响,银羽随风舞动。小小的舒涵蹲下身子,轻轻拉着线轴,笑声清脆而响亮。李世民也跟着跑起来,笑着伸手接过风筝的线。

不久后,远处传来父亲的呼唤声:“世民,回来!”

李世民心头一紧,回头看向远处的父亲,恍然意识到自己在草原上逗留太久。他赶紧向舒涵点了点头,想要说些什么,却突然意识到——他甚至没问小女孩的名字。

小女孩也抬起头,目光清亮,像风中舞动的银羽一样灵动。她看着李世民,轻轻挥手,似乎在道别,又似乎在鼓励他下次再来。

李世民心中一阵莫名的悸动,但还未来得及问,她和其他孩子们已经消失在草地的尽头,远远融入金色的草浪里。

回父亲身边的途中,李世民一直回头张望,却再也没能找到那抹白皙灵动的小身影。他的嘴唇微动,像是想喊她的名字,却无声而终。

那一刻,他心中只留下淡淡的遗憾——那个短暂相遇的草原小女孩,似乎在风里留下一丝未解的谜,也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微微的牵挂。

李世民往远处走后,她和自己的哥哥们,摸末,什钵必、还有弟弟社尔继续笑闹。她明白,这个世界,自己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突厥少女,而他,是属于遥远中原的未来少年。

多年以后,他再也想不起这个小姑娘。

可她记得——记得那个在草原上笑着告诉自己名字的中原少年。

从五岁起,舒涵开始跟随哥哥们学习家族礼仪与草原法律。每天清晨,她会随着大哥摸末、二哥什钵必,站在帐前听长辈讲述部落的规矩,学习如何向长辈行礼,如何管理家族牲畜,如何在草原上辨认方向、判别天气变化。如何辨认不同牲畜的性情,知道哪匹马适合长途奔跑,哪匹羊需要多加照料。

与此同时,启民可汗特意请来一位中原老师,为孙辈传授汉语。舒涵对汉字充满好奇,学习得格外认真;什钵必五岁,刚开始上汉语课,显得拘谨而认真;摸末七岁,总是偷偷逃课,对汉语兴趣不大,总想着去骑马或追逐风筝。

舒涵每次看到老师写下汉字,总是目光如炬,手指顺着笔画比划着,几乎不用教就能记住;她甚至会悄悄教什钵必几个简单的字,哥哥有时会不耐烦地推开她,但她总能用温柔的笑容让他重新坐下。

晨光照在草原上,露珠闪着晶莹的光。五岁的舒涵刚刚骑上小马,小小的手握紧缰绳,心中既兴奋又紧张。马儿轻轻踢踏着草地,风吹得她的发丝飞舞,她努力让自己坐稳。

然而,还没等她完全适应,马儿突然一个轻轻的踉跄,她失了平衡,重重摔落在地。她的小手和膝盖擦破了皮,泪水瞬间涌了出来,哭声清脆而无助。

阿史那什钵必看着妹妹摔倒,赶紧跑过来,蹲下身子,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别哭,不疼的,很快就好。”

舒涵抹了抹泪水,红着小脸,不甘心地低声说:“我……我不想摔……”

什钵必伸出手:“来,我扶你起来,我们一起慢慢练,我在你身边。”

舒涵抬头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安心。小手握住二哥的手,在他的帮助下缓缓站起身来。马儿也温顺地低下头,似乎在安慰她。

“这次……我不怕了。”舒涵吸了吸鼻子,勇敢地重新骑上小马。什钵必在旁边守着,耐心提醒她:“慢一点,拉紧缰绳,稳住。”

马蹄踏过青草,风再次吹起舒涵的发丝,她的泪水在晨光下闪着光,却不再是无助,而是一种新生的勇气。

大业五年春,草原的雪刚刚融尽,阴山北麓仍有寒风。

启民可汗的天帐里,火光摇曳。帐外旌旗无声,众部皆候在远处。

年迈的可汗卧在榻上,须发如霜,呼吸微弱。

他曾征战半生,与隋朝和平往来,令东突厥强盛;

可如今,他的手中只握着一串风干的马鬃,象征着族权的传承。

奚纯跪在榻前,额头几乎触地,神情克制。

他的长兄咄吉(后来的始毕可汗)立在一旁,正接受父亲的最后训言。

“咄吉——”

启民的声音嘶哑,却依旧浑厚,“自今日起,你为大可汗。记得……以鹰之眼观天下,以火之心护草原。”

咄吉重重点头,泪光在眼底闪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