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播音员。每天下午的时间房微都会钻进广播室,在播音室把来自全校同学们一封又一封的信都看一遍,然后再选择一些有意思的给读出来。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对房微来说,能看见很多不同的想法和思考。在广播站的时间里她读了不少于1000封信,同龄人表达情感的方法让她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有的同学除了写信以外还会点歌送给其他的同学,有一些信透露出的青涩气息,很明显是有情窦初开的表达。
房微刚开始还比较排斥去读这类的稿件,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她改变了看法。一个初三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了一句:某某我爱你,然后被教导主任正好路过看见了,中考即将来临这样的事发生在初三,是一件影响极其“恶劣”的事。结局就是那个表白的同学被找到并请到了教导主任的办公室,办公室和广播室一墙之隔,去广播室必须从教导主任的办公室路过,房微在提前熟悉稿件的过程中清晰的听见表白同学和教导主任的“互动”。表白的同学坚决不承认自己有错,而主任坚决要他写保证书,并在广播里念出来。这样的做法极大的刺激到了表白的同学,他破门而出,扔下一句:我不写,更不可能念。那种离去的坚决有种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气势,房间里面冲突的气氛随着破门的瞬间像一个泄气的气球一般极速干瘪。
房微的世界瞬间安静了,静到只有操场上喧嚣的声音隐隐约约才能进入到她的脑海。第一次去质疑为什么我们不能表达对别人的好感?表达好感到底有什么错?一种反抗的情绪油然而生。她在想如果有一天某个人对她说这句话自己会是什么反应,内心是慌乱还是满足?一个老师突然闯进广播室,把她思路给打乱了,她看了看时间已经过了开始播报的时间。她随便拿起稿子就开始念,这次念的过程完全没有之前的情感,因为她脑子里面一直在思考刚才发生的那件事。在念完第一篇读者来信之后,她播放了一首《同桌的你》作为中间休息的歌曲。在休息的过程中,她迅速翻看了之前被她视为禁忌的来信,此刻再打开看见那些文字显得也就没有那么唐突。她开始同情刚才那个被批评的同学,开始有想帮助那个同学的念头,虽然她知道这肯定是一件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事。但她还是想做一些事来表达一下她自己的观点,这是她第一次有这种意识,在如此之多的个体之中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多少还是有点心虚。正好今天的来信里面有一封信是表达对初中三年将要结束的无奈,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感谢,信中特别提到了几个人,其中有一个男同学的名字,其他的名字都是女同学的。原文如下:时间如沙漏一般慢慢滑落,三年的时光即将到头,每当想起初一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大家站在操场上的样子,我们开开心心渡过每一天,分离的倒计时已经开启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我们大家都能继续开开心心,幸福健康的生活,感谢一路走来的李欢、黄丽、任静、晓婷、李建我爱你!希望我们能一直在一起!
当房微读到最后两句话时,她整个人激动了起来,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就像一只被关在鸟笼里的小鸟被突然放了出来,整个世界都是自由的,尽情翱翔的感觉真好,浑身都充满了力量。那种力量和傍晚的夕阳混在一起,让整个校园都被紧紧地包裹了起来。房微补充了差点忘记的最后一句话:初三二班王欣。
接下的广播房微一直沉浸在亢奋的情绪之中,那种亢奋不同于以往,新的亢奋更加柔和,能紧紧地包裹着自己,托举着自己的身体。以往的亢奋是一种推着人往前走的力量,那种亢奋更加尖锐。很明显新的亢奋让房微感受到了全新的力量来源,她回到教室之后看每个人的视角都有了变化,一张张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她的面前。她以为同学对她刚才的广播反应很大,但是大家依旧如从前,老师也是,似乎大家都没有听到刚才的广播。当她回到坐位开始准备晚自习的资料时,杜建问了她一句:你爱谁?
顿时房微的脸涨得通红,压低了的目光怎么搞都没法和杜建交集。她只得轻声地说:李欢、黄丽、任静、晓婷、李建。当她说完这几个名字的时候,感觉如释重负。这才勉强将目光移到杜建的眼部,杜建继续问道:那个李建应该就是三二班打篮球最好的那个人吧。
房微答道:应该是,写信来的是三二班的王欣,他们应该是好朋友吧。
杜建补充道:三二班是有几个女生玩得特别好,他们经常一起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特别喜欢李建,篮球打得太好了。
短暂的交流之后正式开始进入到了晚自习的时光,又是一片寂静加老师的讲解声。可是房微的思绪一直停留在下午发生的那些事上面,这是她第一次晚自习走神。后面在广播站中房微开始关注那些特别的来信,尽量帮助大家都隐晦地传递各种小心思,或许也是她在传递自己的小心思,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中考前倒计时100天。她已经尽力向老师和父母申请了好几次,本来是春节之后就让她停掉广播室的事,但是她一直以读广播内容有助于她的写作为由申请了延期。这是一个蛮好的习惯,她会主动去争取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她不争取,可能也不会收获到那个新的力量来源,或许在很久之后也会得到,那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了。当她离开广播室的那刻,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高中一定要争取最快的时间进入广播站。虽然她不知道高中将会是什么样,但是她很想继续留在那种环境里面。
2005年对于杜家来说是一个幸运的年份,不仅仅是煤矿日进斗金。自元旦后,每天的出煤量越来越多,利润也是越来越多。看着银行账户里与日俱增的数字,杜国运都有点害怕了,几个月增加的财富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获得的,甚至过去的自己也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快的增长。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分钱,把钱都分给那些和这个煤矿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即便如此他还是感受到了严重的不安。另外一边的杜国恒也有好消息,组织上充分考虑之后将杜国恒从乡书记调任到县里面任职副县长,分管科教、文卫。杜国恒的调任其实在新年伊始就已经小范围传开,也是因为这个事件杜国恒才和杜国运有了那次谈话。杜国恒如果要进入县领导层,那必定会涉及到和杜国运的工作交集,在当乡镇书记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交集。因为杜国恒任职的乡镇在最北边,和杜国运中间隔了两个乡镇,所以大家还可以避嫌,但是如果调任县领导之后肯定是有交集。当有交集之后杜国恒怎么处理好和杜国运的关系变得很棘手,外面关于杜国运和很多政府人员资金往来的消息是越来越多。这不免让杜国恒担心这个弟弟的处境,自己的政治修养和处事原则不可能允许杜国运做一点违法乱纪的事。自己也已经快要退休了,政治生涯大概就止步在副县长这个岗位之上。
关于政治上的考量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他对家人的爱护。历史总是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这种财富的极速增长一般人根本就不可能控制得了,人性在财富中会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最终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是负面的。树大招风的道理杜国恒不是没有见过,像他们家现在这样的状态极大概率是会招来很多不好的能量,而这种能量杜国恒也不一定能把控得好。
回望过去的大半人生,磕磕绊绊也走了过来,因为自己堂堂正正做人,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对自己的要求不敢有半点松懈。是人民和组织给予了他坚持下来的力量,自己只有不断将人民给予的信任转变为一件一件落地的实事才能不愧对自己。两会结束之后正式走马上任,在走上新岗位的前一段时间,不断有人来给杜国恒道喜,杜国恒对这种事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每天都有人来拜访祝贺。新的工作环境,新的状态,让他有了不一样视角来审视过往的工作。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县一中领导的拜访,这是一个官僚型的领导,从他身上感受不到一点点教书育人的气质。
第一次见杜国恒是因为要对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事,学校想采购一批微机,由于数量规模较多,需要县政府给予支持,之前的领导一直拖着这件事。校领导看新的分管领导上任,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说服,以便快速推进这个事项。上一任领导为什么没有批准,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怎么接触过这些新的东西,并且涉及的金额还蛮大。大家现在最想做的事把钱花在各种校舍的建设上去,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经费应该花到刀刃上,发挥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把钱花在这些昂贵的设备这上,至少现在不应该这样做。少量还是可以承受,但是数量如此之庞大还是需要三思而行。
“杜县长您一直都对孩子的教育都比较重视,相信县教育的大计在您领导下我们会越来越好,您有什么需要我的随时吩咐。”校领导X主任从两块塞满了油脂的面颊里挤出了灿烂的笑容,笑容和声音组合在一起像是没有任何交集点一样。
“X主任,您为学校劳心劳力,是我要向您多请教,您是行业专家。”杜国恒一脸真诚开始向X询问起各种事项,这样他才能心理更有底气去做那些重大的判断与决策。
调研之后才能有发言权,杜国恒现在做的最多的就是听别人说,自己极少说话。言多必失是刻进他们这代人骨子里的认知,所以他选择的就是少说多走基层。
为什么说这个X领导比较有意思呢?自从杜国恒履新以来他就时常找机会作各种汇报工作,不断在杜国恒这里找存在感。杜国恒已经知道这个X的诉求,为了能更好地用好这个年富力壮的人,他一直保持积极的倾听,并给出他的一些建议。
X除了在杜国恒这边活动以外,他还盯上了财富冉冉上升的杜国运。围绕着杜家,他的情报工作做得很仔细,并开始关注林娟的工作和杜建的学业。在杜国恒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和林娟、杜国运取得了联系,这速度不可不快。这些见面都是在杜国恒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杜国恒上任之后杜家人就很少和杜国恒就工作的问题展开讨论了,一是大家都知道杜国恒更加忙碌,二是大家都有基本的政治认知,选择主动避嫌。
清明节那天杜爷爷拉着杜国运一起去给老父亲的坟整理杂草,在坟头两父子一边烧纸,一边讨论着家里最近的这些变化。这些变化让杜爷爷也开始感受到了不安。
“老二,最近矿上没那样事哈?”杜爷爷随口而出。
“没啥子事”杜国运顺口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