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一片寂静,只有紧紧盯着她的禁军。
崔蘅扔掉簪子,轻笑道:“陛下对臣有恩,臣不欲抗旨,便在此谢陛下赐死。”
-
在崔蘅看不见的阴影处,太监总管徐福海战战兢兢地跪在脸色阴沉的帝王脚边,只觉得自己的脖子凉飕飕的。
哎吆喂,谁能想到那药量太小,竟让镇安侯给醒了!
所有计划毁于一旦,连同他的贱命一起,全完了!
“徐福海。”男人嗓音沙哑,疲倦不堪,“命所有禁军退下,让她走。”
“奴才遵旨——啊?”徐福海太过惊讶,猛地抬起头,不小心窥见圣颜。
赵檐的眉间笼着散不开的郁气,黑暗隐没了他的五官,夜色隐隐勾勒出他紧绷的下颌,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袍穿在他身上,此时却不显威严,反而满身落寞。
“对外宣称镇安侯遇刺身亡,你去寻一个与她身形相似的尸体。”
赵檐吩咐完,背过身去,不再看不远处的身影。
徐福海小心翼翼地开口:“陛下,那薛家……”
“薛家那里朕自会解决。”他闭上眼睛,声音很轻,“把薛娘子送回去,你替朕也去送送她。”
徐福海领命而去,这阴暗的一角,只剩赵檐一人,夜色弥漫到他身上,似是要将他整个吞噬。
-
崔蘅正在脑中预设赵檐会让她如何去死。
是赐她一杯鸩酒,还是会赐她一根白绫?
好歹相识数年,他总会给她一个体面的死法吧……
禁军却在这时忽然退去,收起兵戈,不再虎视眈眈地紧盯着她。
赵檐身边的太监总管徐福海牵着一匹马急匆匆走来,满头大汗地向她行了个礼。
“奴才见过侯爷。”徐福海松开缰绳,低声道,“陛下让奴才往端成门去送送侯爷。”
崔蘅皱起眉,“什么意思?”
徐福海跪到地上,为崔蘅充当人凳,闻言只道:“侯爷,再晚一些,路便不好走了。”
崔蘅抿了抿唇,不再多问,利索地翻身上马,没碰到徐福海半片衣角。
马儿不安地来回踱步,崔蘅拽紧缰绳,垂眼看着徐福海,面色平静:“我七岁起便和陛下形影不离,十几年过去,如今已到各自上路的时候,就不必相送了,公公回去替我谢过陛下恩旨。”
她说完,便夹紧马腹,朝端成门策马而去。
风雪渐盛,掩盖了前路,崔蘅双眼干痛,却没有让马儿慢下半分。
她疾驰过端成门,匆匆一瞥。
朱红大门已经露出原色,斑驳不堪,大道上树木凋敝,雪盖满路,入目是一片白与一片荒芜。
许多年前,崔蘅曾和赵檐在这门前相依着跪了整整一夜。
那时赵檐还是皇长孙,是长宣王府的小世子,在锦绣堆里长大。
而崔蘅是他从死人堆里刨出来的小乞丐。
赵檐给了崔蘅第二条命,还给了她一方遮风挡雨的屋檐和安稳的生活。
崔蘅铭记着这份恩情,寸步不离地跟着他,和他一起读书习武,替他罚跪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