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喊人来请时已是傍晚,四喜梳洗完毕。祖母身边的张妈妈领着两个15岁左右的少女,站在廊外。
"姑娘,这个叫秋月,这个叫秋华。"张妈妈的声音带着几分讨好,"按老祖宗的吩咐,拨来伺候姑娘的。"
四喜顺着张妈妈,打量起两个小女孩来。
叫秋月的穿着的青色的褂子,梳着双环髻,在她眼里就是个初三的小女孩,但规规矩矩地行礼,动作标准得挑不出错处来。
秋华的小丫头,看起来更小了。穿着杏子黄的裙子,袖口还绣着歪歪扭扭的蝴蝶。她好奇地偷瞄了一眼四喜,被姐姐轻咳一声提醒,才慌忙低下头去。
不愧是太傅府。别说和魏府的嬷嬷们比,就连今天刚来的小丫头都十分规矩体统。
张妈妈看出四喜眼底的满意,继续开口道:“四姑娘,老爷已经回府了,你刚回来也得去拜见。”四喜连忙答应,随着张妈妈去了“碧淑阁”。
四喜一路都将路线牢牢记住,怕别人看出端倪,走在最末端。绕过几个月洞门,穿过一道石桥才到达。
在张妈妈口中得知碧淑阁是李姨娘的住处,魏汐月的父亲魏太傅下朝后在那用膳。
四喜站在院中,屋内的丫鬟替她掀开堂屋的锦帘,刚进里屋就一股暖香扑面而来。
屋内烛火通明,一个中年男人与李氏对坐在紫檀木圆桌旁。桌上摆着四五样精致小菜,并一壶烫着的花雕。李姨娘换了一身水红色绣有玉兰的襦裙,正夹了一筷鲫鱼,小心地剔着刺,而后含笑放入男人碗中碗中。
身旁还有两个和魏汐月差不多同龄的女孩,应该是李氏的女儿们魏雪琴和魏雪娆。
桌上说说笑笑。在外人眼中,这几个人和睦的倒像一家人。
“父亲,姨娘好,二姐姐三姐姐好。”四喜冲几个人做了个和电视剧学来的行礼的动作,园桌中央的男人皱起眉头说道:“都多大了,礼数还是不周全。”
开口的肯定是魏汐月的父亲——魏延宏。他今年不过四十出头,一张标准的国字脸,额头宽阔,鼻梁挺直,看起来是四喜觉得很正派的长相。身上穿的是靛蓝色常服,腰间只系着一条素色腰带,浑身上下不见半点奢华。一张嘴说出的话,就符合四喜对文官的刻板印象。
“父亲只是妹妹从小就是这样子。马上去宫里,嬷嬷悉心教下会好的。”
开口的女孩子看起来文雅娴静,模样也是极好。
虽然开为她求情,但她的话语让四喜感觉到了微妙的恶意,只是四喜现在不知道她是魏雪琴还是魏雪娆。
“雪琴,你别老替她开脱。有此劫难,都是你非要闹着出门的后果!”
魏延宏抬起手中的筷子指了指还站着的四喜,谴责起来。
啧,这个老头。女儿遇险居然还在这里说教,没有一点的关心和疼爱。虽然是唯一的嫡女,魏汐月估计在这个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四喜腹诽,表面却装的一副恭敬的样子,茶茶的开口:“都怪汐月,祖母总是说身体不适。我想着青阳寺最灵验,万一去了就有好转,谁知道遇到了土匪…。”说着说着带上点了哭腔。
魏雪琴怪异的看了眼前的魏汐月,放在以前早就和父亲呛了起来,如今…难道遇此劫难转性了不成。
“你知道就好,念你一片孝心。”魏父看平时的刺头今天难得服软,也不再数落她了。
“好了你快别说她了,今天是有大事要交代。”李姨娘柔声开口道,起身拉着四喜坐下。“汐月,你父亲也是担心你,下次可别这么胡闹了。”
四喜:你也不是什么好鸟。
坐在她身旁的女孩子身材微胖,但十分娇憨可爱。看见四喜坐自己身旁,立马小声八卦道:“四妹妹,你猜今天有什么大事。”
开口的应该是魏雪娆,她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四喜,十分期待着她接话茬。
“什么大事?”
四喜刚开口,魏延宏轻咳一声。刚刚还在准备和她积极讨论的魏雪娆,立马临危正坐。
“圣上口谕,选几个在朝为官家的女儿,德容出众的,特命三日后入宫伴读。
“虽然是伴读,实则是为皇子和太子选妃。我们魏家虽是天子近臣,却无此念想。”
讲完停顿了一会,魏延宏看了四喜一眼后又继续道。
“但你们三人都在名册之中,去到宫里知礼守规、更不要丢魏家的颜面。”后面一句明显就是针对她讲的,四喜汗颜。
才短短半天,四喜从周围人的态度,看得出魏家四小姐魏汐月也是个不服管教的主。
但也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回去她要和大宝好好计划一番,自己这次目标人物就是当今的太子——沈昱初。
太子选妃,事关国本,多少世家大族暗中角逐。四喜环顾一周身边人的神色,女孩子们面露喜色但并不惊讶,估计她才是最后一个被通知到的人。
“三日内会有宫里的人前来指导礼仪,你们跟着嬷嬷后面好好学习。”魏延宏讲完,李姨娘立马接话声音听起来喜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