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完成时是下午六点,林灿简单告个别就走了。
乔雨绵一脸意外,她不知道林灿晚上有约,不能和她们一起吃饭,有些失望,毕竟之前她们和合拍视频的嘉宾通常都会一起吃个饭。
詹宁已经卸好了妆,换了身宽松的衣服,拿着手机过来问乔雨绵。“吃什么,我准备点外卖了。”
“哎呀~都累了一天,就不能出去吃点好的吗?”乔雨绵肩膀垮下来,嗔道。
“今天周末,这个点儿出去,好吃的店肯定要排到八九点了吧?晚上还要把视频赶紧剪出来呢。”
乔雨绵哀叹了一声,还是老老实实地点了外卖。
-
饭后,詹宁马不停蹄地把视频导出来,按照时间线铺开。她的手指在鼠标和键盘键间灵活切换,将片段拖拽、剪切、拼接。
她一边快速浏览,一边在关键处做标记。整个过程十分流畅,她自己都感觉这期视频录制的氛围很不错,有内容而且要宣传的点也都清晰到位,几乎没有废片。
詹宁看着视频中林灿对合作方的介绍以及他论述的片段,突然想到:今天是周六,那么他至少在前面几天的工作日空隙里就做了不少功课。
不熟悉的林灿的人,大概只会记得他身上耀眼的光环——高分、名校、高收入,把他归入刻板印象中的那种“高冷学霸”。
可是詹宁知道,他一直是一个有些特别的人,至少对她而言的特别。
特别在哪里?她也说不准确,大概就像他视频里面表现的那样,对待事情真挚而认真,对万事万物有这一种近乎本能的包容和理解?
詹宁的思绪不由得飘远了,一些被时光模糊的片段开始浮动,她想起了最初自己是如何一点一点窥见林灿外壳下这份独特的温度的……
-
詹宁刚到学校报道就看见林灿在帮着班主任点名,她还有些不解。
直到后来,她才得知,林灿的奶奶是一中的老校长,学校里不少老师都认识他,加上他中考成绩是是C市第三,所以班主任一开始就定下了他当班长。
C市一中是老牌省重点,汇集了天赋异禀和家境优渥的佼佼者。而在这样众多璞玉中却还存在着最为耀眼的一小撮宝石——不仅学业顶尖,更拥有令人艳羡的家庭。
他们通常高中之前就认识,即便不认识的也会在开学后通过各种关系网自然结识,由此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小圈子。圈子里的人聊的话题不是家里的资产就是到国外游学,又或者是不高考了找谁推荐去申国外哪个名校……
詹宁对这些天之骄子一开始也是有着滤镜的,毕竟他们除了客观上的优秀,在待人接物上也从未让人挑出问题,而是彬彬有礼,谦和有加。
可表面上再融洽,詹宁也还是觉得她与他们总是有着一种天然的隔阂,直到长大,她才明白那个难以名状的“壁”叫做“阶级”。
詹宁唯一庆幸的,或许就是她对着这些人的滤镜在很早的时候就破碎了。那源自于一次意外。
詹宁一开学就加入了吉他社,里面有个“叶学长”是高三的,据说是前任社长。高三已经退出社团,但他和社团内的几个核心成员交情匪浅,得空时总爱过来转转。
叶学长似乎挺帅,但是詹宁却没怎么仔细看过他长什么样——每次他来的时候,总是被人众星捧月地围着。
又过了一段时间,詹宁才隐隐约约明白了,这位叶学长是他们那届“风云人物”的一员。
而改变她认知的那个意外,发生在一次寻常的排练日。
叶学长又来了,被人围在中间。不知道是谁在调试设备,还是是他自己疏忽,他手机上的内容被毫无预兆地投屏到了排练室的屏幕上。
瞬间,一个活跃的群聊界面赤裸裸地展示在所有人面前。
詹宁的目光被好几个熟悉的名字吸引,那些名字下是平日里代表着成绩、光环和荣耀的优秀学子。然而此时,这些名字却在群里大肆讨论和评价着他们同级的女生——用着肆无忌惮到近乎下流的词汇。
字里行间流淌的傲慢和刻薄,让詹宁对这些“精英”滤镜破碎,也认识到学校中隐藏的那些差距,看清楚了这些人心底的自视甚高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