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玉园也开始张罗起来,本想趁着年前和秦章丘一起准备过年的物品,但是随着年关将近,部队反而更加忙碌起来,只能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转头刘娟嫂子商量,一起采购。
这天,天还没亮透,空中还零星飘着几颗星子,玉园早早就被刘娟喊醒,打开门一看刘娟嫂子裹了头巾,揣着肉票、糖票和副食本,在门口站着。
一看这幅打扮,玉园就明白了,不好意思让刘娟嫂子再等,赶紧洗漱,依葫芦画瓢找出条头巾裹住,穿戴好之后拿上东西与刘娟嫂子结伴。
俩人踏着冻得硬邦邦的土地,朝着师部后勤处走去。寒风刺骨,冻得玉园几乎要缩成一团。
玉园还以为她们来的够早,没想到等她们赶到时,后勤处的仓库门口早已经经排起了小队,都是和她们一样来领取年节配给的家属。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煤油和干货混杂的气味。
等了许久,终于轮到玉园她们了,刘娟嫂子似乎和负责发放的张干事很熟稔,是了,都是一个部队的,又不像她刚刚随军不久。
张干事看到她们俩,打了个招呼,随即边登记边随口说:“今年不错,师里特意协调了一批冻带鱼,还有双倍的粉条和罐头。”
所有的东西都是限额定量的,问清了能拿的数量和种类后,俩人交上了票据。张干事熟练地划掉票,一边称重一边记录。
玉园接过东西后,仔细地清点着一样样被装进她带来的袋里的物资,部队的配给,是虽然品种有限,但分量实在,让人心里踏实。
她看了又看刚刚拿到的东西:面粉;冻得梆硬的羊肉;水果罐头;还有盒猪肉罐头,心里美滋滋,尤其是水果罐头,实在是难得。就是有些太重了,怕是领久了拎不动,要是秦梦玉这个家伙在就好了。
对了家里还有赵云之前送过来那些好东西呢,来这里这么久,玉园第一次有了期待的感觉。
从后勤处出来,刘娟没有直接回家。她把沉甸甸的面口袋暂存在熟人那里,玉园松了一口气“还得是你,嫂子,我刚刚还在想这么多东西要这么办呢。”
看着玉园这认真的小脸,刘娟没忍住笑了笑,“跟着嫂子,还能让你吃亏”说着把早就准备的好的两个空篮子,分发一个给玉园。
又神秘兮兮的拉着玉园,边朝着驻地边缘的戈壁滩走去,边和玉园说明原由,她的目标很明确看看有没有意外收获。
男人们平时巡逻、训练,偶尔会打到的野兔、沙鸡,家属们幸运的时候也会在附近捡到些发菜,或者找点沙葱,这个虽然季节已经没了,但老地方或许有晒干的。
玉园本来就不太喜欢出门,加上这边气候实在是寒冷,她来到这里后非必要很少出门,来到这片戈壁之中还是第一次,上次匆匆略过还是来这的第一天。
她有些好奇的四处张望,这里一望无垠,天和地仿佛勾连起来了,风在此处刮的格外凛冽,其间甚至夹杂些沙砾,玉园急忙把头巾裹得更紧了,没再多看了,快速跟上了刘娟嫂子的步伐。
今天她们的运气不算顶好,只在一片背风的芨芨草丛里发现了一小丛冻得干瘪的沙枣,聊胜于无地摘了放进篮子,好歹能添个零嘴。
下午,真正的“硬仗”在十里地外的公社供销社。这里比师部服务社货品稍多,但人也更多,不大的门面里挤得水泄不通。
玉园紧紧攥着手里剩下的钱和票,眼睛像扫描仪一样掠过货架:红白糖要凭票,量少,得买!火柴、蜡烛这些必需品也得备足。她眼尖,看到柜台角落还有几捆品相不错的粉条,立刻挤了过去,买了两斤。接着,她又抢购了一包味素、一瓶散装酱油和几块豆腐乳。
刘娟的速度比玉园更快,她早早就买好了需要的东西,转而目光落在了一小堆用草纸包着的冻梨上。这本来不是在她计划内的,但是他家老周是东北人,特别爱冻梨,家里几个孩子也喜欢,想了想一咬牙买了三个。
俩人买完后,把先前寄存在熟人那里的物资也带走,一路上走走停停,玉园真是觉得自己被累惨了,天快要黑了,才疲惫的回到了家属院。
一回到家,玉园就闻到了厨房飘散出诱人的香味,秦章丘听到门口的动静就猜到应该是玉园回来了,赶紧从厨房出门,看到她大包小包的样子很是吃惊,赶紧过来帮忙卸下。
“真是辛苦你了,怎么拎的动这么多啊。”边说边心疼的揉了揉玉园的手臂,往常他独自一人过年基本上很少买什么物资,最多就是和赵云整两个菜随便吃吃,或者把家里寄过来的年货去食堂拜托师傅炒一下。
现在看到玉园为了新年做准备,他心里感觉很是不一样,也是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他开始期待新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