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上午,陈云生开车带姜楠去了城南。银匠铺藏在一个小巷子里,门面不大,但里
面却是别有洞天。而那位老师傅果然脾气有点特别,既傲气又挑剔,但对陈云生还算客气,看起来他似乎是这里的熟客。
姜楠没去参与他们的聊天,而是一边回忆着家里哪些银饰有可能出自这里,一边打量着店里陈列的各种各样的银器。
这些银器从茶具到文房用品,每一件都打磨得温软精巧,透着岁月的沉淀感。
姜楠看中了一个小紫叶檀木底座上的银质水滴,它的造型是一尾跃起的小鱼,线条流畅灵动,看起来栩栩如生,既雅致又富有乐趣,还能挂上鱼跃龙门的好寓意。
她回头找陈云生,喊了声:“陈云生。”
陈云生听见她的呼喊,和老师傅又说了两句话,就快步走了过来,然后他顺着她的视线看向了这个水滴。
“选中这个了吗?”陈云生拿起水滴,仔细看了看手工,“寓意很好。付一方早年不得志,后来才一举成名,应该会喜欢鱼跃龙门这个寓意。”
“那就定这个吧,”姜楠看向老师傅,“师傅,这个多少钱?”
老师傅报了个数,价格比姜楠预想的略高,但还在她能承受的范围内。她刚要点头,陈云生却开口了。他说:“李师傅,再加一个同系列的镇纸吧。”
老师傅眼睛亮了一下,立刻又拿出一个鲤鱼造型的银质镇纸,和姜楠看中的那款水滴显然是同一系列的,相互呼应。
与此同时,陈云生转向姜楠,耐心地解释着:“分开送显得单薄,凑一对会好一点。”
姜楠虽然认同陈云生的说法,但她却有点犹豫。
镇纸的价格和水滴差不多,一下就超预算了。她悄悄拉了拉陈云生的衣袖,小声说:“超预算了。”
“就当是我的投资,”陈云生侧过头,压低了声音,“付一方在业界的地位不低,也许以后我还需要你帮忙牵桥搭线。”
“就这样吧。”陈云生转向老师傅,示意他把两件都包起来。
老师傅手脚麻利地用精致的木盒把两件银器分别装好,然后递给了姜楠。姜楠讪讪接过两个木盒,没细听陈云生和李师傅的聊天内容。她抱着两个木盒,心情变得复杂,甚至一直到离开银匠铺,她的心情也没有变得太好。
“中午了,”陈云生拉开副驾的车门,等着姜楠上车,“想吃什么?附近有家不错的本帮菜,厨师的手艺还不错,要去试试吗?”
姜楠还沉浸在怎么还钱的计划中,下意识点头:“好啊,听你的。”
“如果有别的想法,可以提出来。”陈云生留意着姜楠的表情。
“我都可以的,”姜楠坐上副驾,“我不挑食。”
陈云生凝眉望着驰往的姜楠:“那下次你定地方?”
姜楠眨眨眼睛,然后移开目光,没有立刻回答他。最后当他坐上驾驶座的时候,她才用一种郑重的语气答应了声:“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