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你们一家在哪儿应该都能过上很好的生活,可我希望你们还是跟我们一起走,毕竟我们方家需要你们。
我保证只要一路上咱们在一块,我一定保证你们一家人的安全吃喝问题。
若贤侄实在是不想同道而行,那就此分开也行。”
方禄然说着拿出了几块碎银子,大概得有个五两的样子,准备给秦大夫作为这两天跟随他们一家的报酬。
秦大夫等方禄然说完话,见他掏银子就知道什么意思,连忙挡回去。
“现在这世道不大好,我们一家人在哪儿过不是过啊,不如就跟着你们一起出去看看也是好的。
我家这小子也在读书,读的如何不说,他心里有那读书的宏大志愿,至于能不能成也就看他自己的造化。
不都说读书之人,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以前没机会,现在有这个机会,我们一家就厚着脸皮跟着方叔,吃喝我们自己有。
只是到时在路上要是有什么事,那还望方叔搭把手啊!”
秦大夫又不是个傻的。
他总共就两孩子,医术儿子是一点不感兴趣,只有女儿愿意学一学,现在也就女儿在他身边帮着打下手
儿子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已经十四岁,要不是因为今年发大水,本来也是准备让儿子听先生的下场去考个童生回来,说不得来年还能再给他考个秀才回来呢。
当然,他们没有心大的想着一举得中,但也可以积攒经验。
如果他们跟着方家人,那儿子以后读书方面自然就不用他多费心思,自有方家人帮着操心。
这等大便宜,不趁着这的时候雪中送炭,难道想等人家锦上再去添花吗?
真到那时候可就两方都难看了。
所以他很识时务的选择了对自己一家最有利的形式。
方禄然自然也想到了秦大夫儿子读书貌似挺有天赋的,那肯定不能错过他们家这大靠山啊。
别的帮不上忙,跟他们家一起去了房州,他让侄孙帮着引荐一下秦大夫的儿子去参加科考,还是没问题的。
这时候读书人可不是你有学问想参加什么科考就能随便参加的,必须得有人保举,保举的人还都得是有身份名望的才行。
例如保举童生试的最低身份,也得是官府认证的书院先生或者秀才,保举考秀才都得是县级别以上的官员。
他家侄孙可是知府,保举十几个参加春闱秋闱的都绰绰有余。
见秦大夫果然如同他所想选择了跟他们一路同行,心里的大石头放下了。
孙女有空间,有那神奇的灵泉水可治百病,她不可能不用,并且这一路一直都在用,所以他决定要搞个大夫帮孙女打掩护。
当然不是让秦大夫知道孙女有那神奇的空间,而是让孙女跟着学医术,以后孙女再用灵泉水,就可明目张胆的说她是天赋异禀医术高超了。
又是艰苦的四天赶路,原本以为只要两天就能到达集州的,却走了四天。
可见路之难走。
好在集州这边雨势没那么大,因为路难走,也没有那么多流民流到这边来,不过流民也不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