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电话拨到周岐那边时,隔着电流声周岐也感受到杨筱的兴奋和激动,但强基计划周岐是知道的,到了大学后可能无法转专业,于是利弊又给杨筱分析了一遍,好言劝道不能只看省学费这一方面,让她好好想想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些基础学科,能不能接受以后一直学下去。
其实杨筱心里一开始就想好了,想学数学。
小学那会儿,杨国强那些鞋垫成本利润都是杨筱算的,甚至她还会让杨国强进鞋料子时和人先拿批发价,后再压低价格给卖鞋料子的人按卖出去的量返点,以此两边获利。
杨国强夸她聪明,她说这是学校里学的应用题。上了初中,杨筱对于数学的偏爱越发明显,她喜欢自己像个侦探一样从题干里找出解题的关键然后规整地得出答案,解完题后她总和李茂秋说,这就是数学之美。
李茂秋每次都是一样的回答:“少看点学校报栏上贴的名人名言。”
挂断了与周岐的通话,杨筱谢过老班的盒饭又允诺老班试试走强基,整个人出办公室时还有些恍惚,望着夕阳打在玻璃上又借以影子穿过地缝的样子出神。
脚却不停地朝班级走去,等她回过神来,还是手里的笔漏了一手红墨。
又快步朝厕所门口的洗手台走去,镇上初中规模不大,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厕所也就是一条沟渠似的横道,最里面的位置有一个水阀,会定时冲水,这也让镇上的厕所水阀不灵时,洗手台附近常弥漫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臭味。
杨筱不喜欢这样的味道,但墨水似乎故意与她作对,来回搓洗硬是像狗皮膏药一般巴得牢牢的。
于是就这么和着水声,她清楚地听到了自己的心跳,一下一下地,强有力地,不容她忽视地对她说,杨筱,你的机会来了,能让你走出这片潮湿之地的机会来了。
有了目标后,日子总过得很快。
一页一页黄历纸撕去,蝉叫的越发响亮,中考迫在眉睫。
杨筱顾不上擦去额头上因为校服面料闷热带来的薄汗,埋头算着填空题。
李茂秋在一旁拿草稿纸叠了个小扇给她扇了扇,见她把笔放下说道:“歇歇吧,下课也需要休息休息。诶你哥哥要回来了吧?就周岐。”
杨筱听到哥哥一愣,继而摇摇头说不知道他的。
李茂秋又笑眯眯地开口:“那你帮我问问吧。你这忙着学习我也不好意思让你接着给我上化学了。”
杨筱听完心里感到一阵暖意,李茂秋总是这样体贴又懂事,但拿了人家排骨怎么能说话不算话,“不用担心我,给你补我正好复习呗。”
李茂秋努努嘴,“你真是一块排骨要念到大学去!我知道你这些简单的实验题都懂的,也不会错,天天给我讲太浪费你时间了。”
于是执意不让她分心,摆摆手说再打探打探镇上有没有放暑假早的大学生补补。
杨筱听罢,一下子站起身来,朝李茂秋扑去,给了她结结实实一个拥抱,往日利索的嘴皮子到这时竟千言万语也说不出口,只汇成了一句:“茂秋,你真好,谢谢你。”
李茂秋一边笑着骂她矫情,另一边手却不停地给她扇着一丝清风。
这一缕清风,是杨筱人生里为数不多的,能驱散酷暑,带给她心安的东西。哪怕未来的她坐在空调房里,她依然会十分珍惜这一缕非自然的风。
中考前夜,老班在黑板上写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话一向不多的她,却将这么久的沉默变成了一句又一句的考前叮嘱,小到要把文具装入透明文件袋、中性笔多备几只,大到人生哲理,人生漫漫,中考不过人生中或精彩或遗憾的一页。
杨筱坐在桌前手指摩挲着课桌不规整甚至有些刺手的边缘,想到了去年结业考见到的大操场和高楼,心里装着无限的期待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