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成婚之事,到底儿戏。
皇后想来不会同意的,定会阻止他二人继续来往,他是顺势就此和顾熹之分开,走别的道路,还是,提前筹谋应对呢?
决定权在他自己,姬檀却始终无法下定决心抉择。
无法抉择,往往意味着已经有了答案了。
好烦,到时候还是想办法把锅甩给顾熹之好了,反正,是他说有困难他来扛的,自己的母后自己解决,他权作壁上观,静观事情发展了。
想通这点,姬檀呼出一口气,什么也不思忖了,让自己脑袋空空。由于周身无时无刻不泛着细细密密的不适,导致姬檀睡也睡不着,好在昏迷时睡得足够久,此番不睡也无妨,姬檀索性抱着枕头来回摇晃缓解这阵不适。
翌日,晨光熹微,第一缕阳光平等地洒向大地,也照进了皇宫一隅偏僻、久无人烟的破败宫殿。
这幢殿宇位于栖梧宫不远处,一处繁华,另一处却无比寥落,明暗之间,反差甚大。
沈玉兰坐在地上抬手挡住因为大门顿开而涌进来的天光,不适应地眯缝着眼看人。
但见来人身着一袭清丽旗装,素雅却不失雍容华贵,身后跟着两个近身侍奉的嬷嬷,不是皇后又是谁。
只听对方声音清冷居高临下地道:“还是坚持不肯说出当年调换两个孩子的原因么?”
沈玉兰面色灰败地垂首,不发一语。
皇后也不着急,微微一笑,道:“你莫要忘了,你为何出现在这里,你以为你当真能够瞒天过海吗?左右熹之已经回到了本宫身边,你坦不坦白都无甚所谓,就是可怜了你的儿子,金尊玉贵地养了许多年,一朝沦落诏狱,这下场,连本宫看了都着实不忍心,啧——”
话音未落,沈玉兰遽然膝行过来,情绪再也克制不住地:“……檀儿,你们把他怎么样了?!你们都对他做了什么!!!”
皇后后退一步,目无表情地看着她,好似不解地道:“做了什么,你难道猜不出来吗?你调换孩子的时候就没有想过会有今日吗?他的性命,如今就握在本宫手中,是死是活,自然也由本宫说了算。”
“不、不要!你养了他十九年,就一点感情也没有吗?!”沈玉兰几乎是祈求般地拽住皇后袍角,哀哀恳求。
“你对别人的儿子会有感情吗,何况,本宫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不是我的儿子。”皇后一言击碎了沈玉兰所有的幻想。
“什么,你……你早就知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怎么会知道呢,那我的檀儿……”
“没错,你以为本宫疼他吗?并不,本宫从未疼爱过他。陛下日理万机,就更不可能了。是你,亲手抛弃了你的儿子,让他像个孤儿一样地长大,饱受苦楚,乞儿似的在这深宫之中流浪,讨要一点微薄的感情,即便如此,也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今更是连性命都要不保了,这,就是你所作所为的目的吗?”
“不是,我不是……我是想他过好日子的,我想他出身尊贵,万人之上,不要像我一样,我……这都怨你!姜樱!是你!全是你的错!!”
“大胆!竟敢直呼娘娘名讳!”皇后身边的嬷嬷登时疾言厉色,就要上前把沈玉兰拉扯开来,却被皇后阻止了。
“本宫的错?是本宫叫你换孩子的吗,本宫当年待你不好吗?!沈家落败,你被充作宫婢,是本宫收容了你,连你私通禁军生子这样的事情都为你一力瞒下了,本宫何错之有?!”皇后也厉色起来,她曾真心把沈玉兰当做闺中密友对待,不想反遭毒蛇狠咬了一口。
“就是这样,我才恨你!!为什么同样是京城贵女,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嫁给皇帝直接被册为皇后,而我却一朝跌入泥潭,只能做一个卑贱的奴婢,收容我?难道不是想看我的笑话讥嘲吗?你少惺惺作态了!!”沈玉兰也崩溃了。
凭什么,她想要入宫,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美梦破灭,只能退而求其次和户部侍郎的庶子在一起,让对方助自己出宫。
她生就了这样一副美貌,怎能不入宫,既要入宫,又怎会不风光得宠,她生来就合该获得尊位高人一等的。
凭什么,皇后明明有心上人,却放弃对方入了宫闱,夺走了她想要的尊位,又在她面前做出一副深恶痛绝、难以忍受的模样,占据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却对其弃若敝履,这不是惺惺作态是什么?!
所以沈玉兰妒恨,恨皇后的虚伪,恨她既要又要。
沈玉兰想要位尊,想要往最高处爬,想要她的孩子天潢贵胄将来位登人极,生来就是别人企及一生也难以达到的终点,所以她调换了自己的孩子,只为她做不到的,儿子能够享有,她有什么错?
她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第一时间杀了顾熹之,给她的儿子留下这么大个祸患,这一点她做错了!!
皇后看她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登时难以理解这种人的心理,知道再多说下去也是无益。
“你当真是,疯魔了。”
嫁入深宫哪有沈玉兰所想的那般美好,一入宫门深似海,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又愿意放弃心爱之人入宫,都是为了家族荣辱罢了,这就是大家族里贵女的使命,是囚笼,是枷锁,挣脱不掉,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可以,她宁愿像沈玉兰那样,从不入宫。
一入宫门就再没了自由了,所谓光鲜亮丽也是给旁人看的,只有自己方知这样的日子有多痛苦。
初时皇帝为了得到她家族势力支持,对她百般体贴极尽宠爱之能事,可好景不过两三月,皇帝便厌倦了性子淡漠终日寡欢的她,将她弃若敝履,不过皇后也并不在意,左右她已尊六宫最高之位,并不喜皇帝,反而因为当时已经有了熹之,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了孩子身上,这个孩子便是她此生唯一的欢愉了。
孩子被调换,对皇后来说不啻于灭顶打击。
皇后整个人都为此精神恍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更是萎靡不振,一点小事都会伤心欲绝不止。
她原以为,这是皇帝做的,毕竟除了那最高的掌权者没有人胆敢行此事。
她都说了那不是她的孩子,她的孩子被人调换了,无人信她,连她身边的掌事嬷嬷也不相信,皆认为她是积郁过度产生了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