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丝路文学网app官方 > 第82章 一锤定音(第1页)

第82章 一锤定音(第1页)

第82章一锤定音

王长辉敲开了孙书记办公室的门。

“书记,现在有空吗?关于‘手拉手’活动,出现了一个从未预想到的情况,得给你汇报一下。”王长辉小心翼翼地开口。

听到“从未预想”四个字,孙宇翔从文件里抬起了头,眉头微皱,似有不悦。

孙宇翔此刻很想说:“前指不是经常要求大家,要像打仗一般看待援疆工作吗?开展援疆工作,必须做到未雨绸缪、运筹帷幄,擅打攻坚战、持久战,怎么就‘从未预想’了呢?”

可当他看到王长辉一脸的诚恳,又考虑到这是文旅局第一次牵头组织此类活动,难免百密一疏,自己不能吹毛求疵,于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说说看,怎么个‘从未预想’?”孙宇翔平静地问道。

于是,王长辉把这两天的情形一五一十都做了详细汇报。

孙宇翔的情绪也随着汇报的进程拨云见日,从一开始的愠怒,到最后喜不自胜地轻拍桌面,“腾”地起身:“非常好,想不到活动一开局就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取得这么大的影响力!算是一个开门红!长辉,这充分说明,你们的活动策划是打动人心的!只有深入人心的东西,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

孙宇翔兴奋地走到王长辉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至于活动现在遇到的这些幸福的烦恼,你的意见是对的,暂不盲目扩大活动规模,等试水成功,我们再大张旗鼓!你提到的减少小学生名额,用此消彼长之法,也不可取。你别忘了我们活动的目的,那是为文化润疆工程服务的。”

王长辉忍不住辩驳道:“难道扩大中学生群体,就不是文化润疆了吗?”

孙宇翔笑了起来,说道:“当然是。不过,你参悟一下,什么叫‘润’?大树能傲视暴雨的洗礼,但刚从土里冒出嫩芽的禾苗呢?暴雨顷刻间就能将它们打倒在地!所以,为什么要润?这充分说明,我们首先要针对、教育的是文化根基弱小、薄弱、可塑性强且亟待生长的群体,并循序渐进地施以文化教育!小学生,就是这样的群体!我昨天还在想,我们之前确定的人数比例是不是有失偏颇?能不能增加小学生参与的人数呢?”

孙宇翔一番凝练的解释,立刻让王长辉对文化润疆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孙书记言之有理,看来是我们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了。”王长辉心悦诚服。

“方案既已下发,那就还是按照原计划不变吧。长辉,不要怕筛选,不要怕表面上的不公平。有筛选是好事,能够把真心热爱祖国、认同中华文化的好学生挑选出来;名额向优秀的学校倾斜,不能雨露均沾,看似不公,其实是激励大家,得苦练内功,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得到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连‘锦’都没有,何来添花?”孙宇翔为正站在岔路口的活动把了脉、定了调。

王长辉豁然开朗。

孙书记寥寥几句,就如同给夜行之人点了一盏明灯,给举头无路的局中之人拨开了前方的迷雾,一条清晰明媚的路径展现在王长辉的眼前。

王长辉再无迟疑,转身便要走。

“等等。”孙书记叫住了他,“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上海学生不来一趟喀什,是否会有些遗憾?毕竟,所谓认同,必是彼此相互认同。新疆学子认同共同的中华文化,上海学子也得认同独有的民族情结。还是让上海学生先来趟喀什吧,感受一下不同的民族风情,再一同从喀什飞赴西安,从小到大,从西到中,从今到古,见识更大的世界、更多的文化。这样安排,是不是要周全一些?”

王长辉忍不住拍手叫好:“书记补充的这条路线,真如神来之笔,精髓尽显!我这就安排!不过这样一来,时间上可能就非常局促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