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翘,这位是小郑锦医生,也是严越的妻子,她医术很不错的。”
说着,他又转向郑锦:“郑医生,这是我孙女,连翘。”
“爷爷,我们已经认识了。”连翘的语气略显生硬。
连章一愣,随即看向郑锦,眼神中带着询问。
郑锦笑着解释:“是连同志带我上来的。”
“哦,原来是这样。”连章听后更加高兴了,他慈爱地看了一眼连翘。
心中暗想:这次换防连翘也要去西北,如果能和郑锦认识,到时候郑锦和严越也能帮他照顾一下孙女。
郑锦并不知道连章心中所想,她将早已准备好的丹参丸和安宫牛黄丸的方子递给连章:
“连院长,这两个方子急救方子是我改良过的,您可以交给医院生产的。”
连章接过方子,仔细地看了看,心里大为激动。
他深知这两个方子的价值。
丹参丸是治疗心脏疾病的救急药,不但能治疗还可以滋养五脏六腑。
至于安宫牛黄丸,则是治疗中风的急救药,只是此药成本极高。
连章拿到药方后,就带郑锦去了制药房。
制药房干净整洁,药材全备。
郑锦对此很满意,她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郑锦突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设备。
在现代社会,滴丸的制作需要专业的滴丸机,精确控制温度和滴速,才能保证药效和质量。
而这里,别说滴丸机了,就连最基本的溶剂都没有。
郑锦当初在老家制作的那几十粒滴丸,完全是凭借经验,手工一粒一粒滴出来的,所以成品率极低。
现在要大规模生产,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郑锦懊恼地拍了拍额头,心中暗骂自己:光顾着激动了,竟然忘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原本兴奋的心情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冷却下来。
她准备去找连章说清楚,然而连章就自己找来了。
“郑医生,你这滴丸技术,是从哪里学来的?”
连章开门见山,声音也很激动。
郑锦一愣:“连院长,您也知道滴丸?”
连章连连点头:“我一个学生去了国外学习制药,曾和我提起过。没想到,你竟然也会。”
“郑医生,你真是个天才!这滴丸技术,可是领先世界水平啊!”
“要真是能实现,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医药学得进步多大吗?!”
“所以,我恳求你,请把这个技术交给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