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听得连连点头。
这正是他想做的。
他那些拥兵自重的叔叔们,一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皇爷爷在时,尚能压制。
若將来自己登基,他们岂能心服?
“好!”
朱允炆一拍桌案,脸上带著少年人特有的急切和兴奋:“就依二位先生之言。立刻擬旨,通传天下各藩王,就说为筹备北伐,需各地藩王贡献財力,严控铁器、马匹等军资流出。另,命都察院派出御史,巡查各藩王封地,凡有不法,一律严办!”
他觉得自己的决策英明果断,既有了充足的理由,又能打击叔叔们的气焰。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几道看似合情合理的旨意,在那些久经沙场的藩王眼中,无异於公开的宣战。
……
而此时,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此刻正不紧不慢地走在前往云南的官道上。
车队行进的速度很慢,沐春骑马跟在旁边,心中焦急,却不敢催促。
他看著躺椅上那个闭目养神的老人,只觉得高深莫测。
“沐春。”
朱元璋忽然开口,眼睛並未睁开。
“臣在。”
沐春连忙催马靠近。
“你爹当年,跟著咱打天下,从没叫过一声苦。你说,咱这几个儿子,哪个最像他?”
沐春心中一凛,这个问题他不敢回答。
说谁像,就是说谁有开国之功,有不臣之心。
他只能垂首道:“陛下诸位龙子,皆是人中龙凤,臣不敢妄议。”
“哼,滑头。”
朱元璋睁开了眼:“咱知道,他们一个比一个能耐,一个比一个心大。老四在北平,跟高丽眉来眼去;老三在太原,把山西当成了他自己的家。现在,连这个孝顺他最多的老十三,都在外头给咱弄出个国家来了。”
沐春听得冷汗直流,这些话。
他一个字都不敢接。
“咱把允炆那孩子骂了一顿,你觉得咱骂得对不对?”
朱元璋又问。
“陛下……教训皇孙,乃是天伦,臣不敢……”
“对,也不对。”
朱元璋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咱骂他,是因为他太软,太天真。咱老朱家的江山,是靠刀把子打下来的,不是靠仁义道德说出来的。”
“他不懂。咱不骂他,天下人怎么看?朝廷怎么看?他们只会觉得,咱的孙子,连自家的叔叔都管不住,將来怎么管天下?”
“咱这一走,金陵城里,那几个酸儒肯定要怂恿允炆做些什么。”
“也好,就让他去做。咱倒要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能把他那些叔叔们收拾服帖了。”
朱元璋的语气很平淡。
“这也是咱给他的最后一堂课。这堂课要是学不会,那这江山,交到他手里,咱死都闭不上眼。”
沐春终於明白了。
皇帝此行,根本不是来发怒问罪的。
他是在给皇太孙创造一个独立主政的机会,也是在给朱桂的行为,做一个最终的裁定。
同时,也要看看各位藩王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