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玉器说话
十岁那年,她在雕刻一块硬度较高的玉石时,刻刀突然打滑,锋利的刀刃划破了左手食指。鲜血瞬间涌了出来,滴在玉石上,染红了一片。
爷爷走过来,看了一眼伤口,淡淡地说:“去包扎一下,回来继续。”
爷爷的眼神中没有一丝心疼,只有坚定。
她含着眼泪,默默走到一旁,用布条简单包扎了伤口,然后回到工作台前,重新拿起了刻刀。
第二天,她的手指依然肿得厉害,依然早早起床,跟着爷爷去了玉雕工作上。那天,手指每动一下都疼得钻心。
她咬着牙,坚持着。
爷爷不会因为她的手受伤而降低要求,而她也不想让父亲失望。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玉雕技术渐渐有了起色,手指上也布满了茧子和疤痕。
这些年,她早已习惯了这种疼痛,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时,爷爷都会细细端详,然后点点头,说一句:“有进步。”
这是爷爷对他最大的肯定。
多年后,她成为国内年轻的玉雕手艺人,雕刻的玉石件件精美。在玉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
爷爷告诉她,玉雕一定要多“出新”、常“出圈”。如此下去,玉雕才会活力满满,生生不息!
此刻,喜宝轻轻抚摸着脖子上的和田玉吊坠,那是爷爷送给她的二十岁生日礼物。一块宛如凝脂含翠,温润典雅透贵气的和田玉吊坠。
“爷爷,您到底在哪儿呀?”
夜深人静,喜宝梦回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展厅里,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寂的气息。玉器展柜中的文物静静地躺在柔软的绒布上,仿佛在沉睡。然而,在这寂静的夜晚,它们却悄然苏醒。
喜宝站在展柜前,手中握着一块从家乡带来的玉石,目光凝视着柜中那些来自东方的玉器。她的手指轻轻抚过玻璃,仿佛能感受到那些玉器的温度。突然,一个微弱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喜宝……喜宝……”
喜宝愣了一下,四下张望,却发现周围空无一人。她低下头,发现声音竟是从展柜中传来的。柜中的一件玉璧微微颤动,发出幽幽的光芒。
“喜宝,带我们回家吧……”玉璧的声音带着哭腔,仿佛在哀求。
喜宝的心猛地一颤,手指紧紧贴在玻璃上,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和心疼。“你们……你们在说话?”
“是的,喜宝。”另一件玉琮也发出了声音,声音低沉而悲伤。“我们在这里已经待了太久太久,远离了故土,远离了我们的家。我们想念那片土地,想念那些曾经抚摸过我们的人。”
喜宝的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了,眼眶微微发红。她低下头,看着手中的玉石,仿佛能感受到它的共鸣。
她知道这些玉器曾经是东方的瑰宝,是无数匠人心血的结晶,如今却被困在这异国的博物馆中,成为了冰冷的展品。
“喜宝,我们不想再待在这里了。”玉璧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哀伤。“这里的空气是陌生的,这里的语言是陌生的,甚至连这里的月光都让我们感到孤独。喜宝,你是玉雕手艺人,你能听懂我们的心声,带我们回家吧……”
“我会的,我一定会带你们回家。等我找到爷爷,我一定带你们回家。”
玉琮的声音带着一丝希望:“喜宝,我们知道这不容易,但我们相信你。你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唯一的寄托。”
喜宝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