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玉出东方华夏之光132 > 第1章 带我回家(第2页)

第1章 带我回家(第2页)

“我是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的玉蝉,求你带我回家!”

“我是约公元前3500年的玉猪龙,红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佩戴玉器之一,象征着华夏文明的源头。你可以带我回中国吗?”

喜宝看着那些玉器文物悲伤的‘面孔’,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与凄凉,它们日复一日在大英博物馆等待有人能够带它们回家。

“喜宝,别傻愣着了,咱们该回酒店吃饭了。”

顾彦走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展厅,每一寸都让他心里堵得慌。

“爸,这些玉器真的开口说话了。如果思念有声音,那必将震耳欲聋,这些文物要我带它们回家。”

听见孙女又开始胡言乱语,顾曜运长吁一口气,心脏感到抽痛了一下。

“喜宝,当年爷爷第一次来大英博物馆,心情跟你一模一样。这些年,虽然有些国家归还了一些中国文物,但还是有太多文物依旧漂泊在外,无法回家。别灰心,爷爷相信总有一天,中国文物会一件一件回到故乡。”

“外国人来这边观赏,总是大呼文物之美带来的震撼。但是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以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走吧,咱们下午还有一场重要的会议要参加。”

喜宝心不在焉,心思正在一只玉壶身上。“爷爷,这只玉壶是(清朝)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顾曜运顺着喜宝手指的方向驻足下来,看着面前的这款玉壶,苍老的双眸犀利而又悲伤。

“这只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别称碧玉薄胎茶壶,是玉雕艺人俞挺的杰作。顾彦,你跟喜宝介绍一下这件玉雕作品。”

顾彦知道父亲在考自己的基本功,对于玉雕手艺人来讲,熟识从古至今的玉雕作品也是一项基本功。

“喜宝,这只玉壶直径9厘米,长14。3厘米,高8厘米,线条流畅、温顺,舒展自如。”

“壶盖以莲叶纹和花边为饰,整件作品端庄稳重,薄胎设计使得对面物体透过可见,雕工精湛,充满了灵气。喜宝,快走吧,你爷爷的心脏不好,你又不是不知道。”

三人准备离开大英博物馆时,突然看见一件展品跟前驻足了许多中国人。

凑近一看,原来是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原件。展品下方写着: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慈禧的凤袍、光绪皇帝的儿时龙袍、内画李鸿章像的鼻烟壶。。。。。。。中国馆展厅挤满了中国流落在外的珍贵文物。

走出大英博物馆,喜宝望着古希腊特色建筑风格的大英博物馆,心中万般滋味。

高大的立柱、精美的雕花,彰显辉煌与威严。

她此刻的心情很难用文字来言说,真想用脏话来发泄心中不快。

“大英博物馆,呵呵,不如直接改名:强盗大英博物馆!”

“这位小姑娘说得太对了,英国的博物馆收藏着抢劫来的2。3亿件中国文物,说它是强盗博物馆一点不为过。”一位中国老先生脸色涨得通红,额头的青筋暴起,双眼闪烁着怒火。

一时间,四周群情激愤。

“中国馆展厅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面像北京故宫九龙壁的屏风墙,好像在炫耀他们的战绩。太气人了,咱们中国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宫,而在大英博物馆,他们就是一群强盗。”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这些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老百姓、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痛,还抢走了中国无数文物,希望未来这些文物都能重回祖国的怀抱。。。。。。”

顾彦拉着女儿往前走,希望赶紧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喜宝,赶紧走吧,刚才看见那些玉器、书画、刻本、青铜器、陶器、雕塑。。。。。。爸爸的心都要碎了,咱们不要再揭历史的伤疤了!”

喜宝杏眼骤然增大,如同被惊雷击中。

“爸,勿忘历史也是民族的一部分,有的时候揭伤疤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大英博物馆特地留有一个收藏中国文物,面积庞大的展厅,叫中国馆展厅,这是人尽皆知的伤疤。

中国玉器大规模外流是以这样的方式,我们中国玉雕手艺人一定要通过扬眉吐气的方式,再一次让中国玉器走向世界,而不是以这样血淋淋的方式让文物一直流浪在外。”

顾曜运一身仙风道骨,站在一旁看向宝贝孙女,眼眸中满是欣慰。

“喜宝说得对,没什么不能说的,他们当年明抢中国文物,我们现在还不能骂了?喜宝,咱们也别气馁,他们掠夺了我们的玉器文物,但是咱们中国玉雕手艺人的雕刻技术是他们模仿不来的。”

顾彦十分识趣,跟在这对祖孙身后没再吭声。

父亲喜欢踩高捧低,正是因为他在玉雕方面资质平平,没有成为他的骄傲。

女儿喜宝就不一样了,不仅隔代遗传了爷爷的基因,而且勤奋好学,乐于钻研玉雕技术,深得老爷子的喜爱。

穿梭在大英博物馆的路上,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中国游客的叹息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