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有想法就跟我实话说啊,去镇上我肯定支持的,不然等年后我都得去村里给你批宅基地了,”杨三叔皱著眉头说著,“在镇上肯定比我们这里好啊,至少以后小孩上学都方便,不想你大侄子,上学放学都要走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才能到,幸亏今年到现在还没下雪的。”
听著杨三叔的话,杨远宏也知道自己得说清楚了,不然等宅基地真批下来了,那钱和人情可都白了。
“我是想著坤哥在镇上盖房子也没比咱们在老家贵多少,那还不如直接去镇上呢,说不定后面还能跟坤哥家一样,开个什么店是吧,”杨远宏简单地说著自己的想法。
“嗯,是这个道理,还算你心里有点成算,”杨三叔很是满意地点点头,他最怕的就是小儿子过得浑浑噩噩,赚点钱就大手大脚隨便了,心里一点谱没有。
“不过听坤哥说现在镇上不批给个人地皮了,要直接买房子才行,”杨远宏把刚才杨远坤跟他说的情况跟杨三叔重复了一遍。
“这么多钱啊,”杨三叔也被这个价格嚇到了,就算他补贴老小,也就能补贴个几千块钱了,他家三个儿子呢,前两个结婚哪个没钱,家底都逐渐掏空了,现在也就能拿出那么多钱了。
“我是猜的三叔,”杨远坤连忙说著:“也没去问过,而且杨远宏现在一年也不少挣,你让他攒个两三年就差不多了,我还是挺支持他去镇上买房子的。”
“他能挣钱还不是靠你,”杨三叔满脸笑容地对著杨远坤说,很是感激地看向了杨远坤。
“那是他自己干活挣的,哪有干活不拿钱的是吧,”杨远坤不在意地说著。
正在三人继续聊著镇上的房子的时候,杨三婶从外面进来了,脸上都是高兴,小跑著过来说著:“我给他们相看就订在了明天,还去女方家里问了,我还看见那个小夏了,是个好姑娘。”
“是吗?那不挺好的,”杨远坤笑呵呵地说著。
“是啊,两家离得也不远,不然真要找个外地的,就算是其他镇子上的,说话我都听不懂了,”杨三婶显然对刚才见过的夏惠芬很是满意。
中午的时候,杨远坤就在这边吃得饭,因为下午要开车回去原因,跟往常一样没有喝酒,他重生回来唯一戒掉的东西就是酒了,只是纯粹的当一个交际工具来用,不像上辈子,自己一个人吃饭也要喝两杯才舒服。
吃完饭,杨远坤和杨远宏两人拎著水桶,拿著鱼竿去河边钓鱼了,因为只有一根破鱼竿的原因,杨远宏又重新在自家后面的院子里找了一根竹子做了一根鱼竿,两人一下午正经钓了不少鱼。
从村里回到镇上后,杨远坤拎著满是鱼的水桶四处打量著,看见杨母在对面杨二姐家,就招招手,对面的杨母也看见了杨远坤回来了,穿过马路,好奇地看了一眼水桶。
“这么多鱼啊?是你三叔家的?”杨母看到这些鱼还以为是捞的。
“不是,我跟杨远宏下午钓的,三叔说拿回来醃了,”杨远坤笑呵呵地说著,指著那条最大的鱼说:“晚上把这个鱼燉了吧,让二姐他们到家里来吃饭。”
“行,”杨母高兴地就要接过水桶,笑著说著:“今年家里也没养什么鸡鸭,什么东西都没醃,现在醃几条鱼还挺好的,早上也有东西下粥了。”
“我来就行了,”杨远坤躲过杨母的手,跟书店里的赵小凤和袁月香打了个招呼,径直朝著里屋走去。
“你们在哪钓的,都是这么大的鱼?”杨母好奇地问著。
“就在我家门口啊,那个洗衣服的地方,以前还没钓到这么多过,”杨远坤对於今天的战果很是满意。
“那里还有鱼啊,”杨母自然知道那个地方,有点惊讶地说著。
“是啊,我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多鱼。”
傍晚的时候,杨远坤就喊杨二姐一家来家里吃饭了,许连生现在比以前回来的事早了不少,因为来农资店买东西的都是下面村子里的,大部分都是早上来点来买,下午就很少有人了,更何况现在都傍晚了。
“姐夫,店里生意怎么样啊?”杨远坤好奇地问著。
“一般般吧,算是不亏不赚,”许连生嘴上这么说,但一点担心的意思都没有,还跟杨远坤喝了一杯,淡定地夹著鱼吃著。
“现在也不是旺季,能保本就不错了,还是看明年播种的时候,”杨远坤自然知道原因,农资店那些蔬菜种子都是小头,主要是卖化肥农药才是大头,现在这都快过年了,谁会买那玩意啊。
“这话说对了,我就在等著那几波呢,就指望那时候把一年的钱给挣了,”许连生长嘆一口气,虽然说的轻鬆,但他心里还是很紧张的。
“誒,对了姐夫,我们这边有没有灌香肠的啊?”杨远坤好奇地问著,他的印象中,上辈子他家至少是十年之后才开始灌香肠,镇上还真不知道什么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