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帕米尔的风吻过雪峰 > 第7章 策划(第1页)

第7章 策划(第1页)

第7章策划

帕米尔的风,今天是西北风,天蓝地阔。跟吴娥的心情一个样。这是国庆假期前夕的周日中午时分,吴娥的心情由于一段幼儿园的回忆而越发明媚起来的。吴娥走到幼儿园的大门口,看着蓝天下静静的校园,看着校园里红、黄、蓝相间的彩色楼体,不由想起了开园的热闹场景,心起升起别样的美好。

时间过去还不到一个月呢。那些校园里滚动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从赣南来到阿克陶,吴娥一时还没有适应新疆的水土,新疆的时差,新疆的天气。虽然做好了接受考验的心理准备,但是遇到东南风吹起的尘雾,遇到干燥得鼻腔里渗出的血丝,吴娥内心还是有一丝丝惊慌。为此,开园仪式的活动,吴娥并没有参与任何策划,班上的布置也是依布力一个人在忙碌。

而那场开园仪式,让吴娥迅速回归了职业的幸福感。也许是天生喜欢孩子们,在吴娥眼里,幼儿园就是一个巨大的糖果铺子,而在阿克陶的幼儿园时,这些糖果的品种突然多了起来,花花绿绿,更让吴娥沉醉。一个月来,幼儿园的工作,给吴娥的印象就是把这些糖果如何撒开、如何归拢,让这些甜蜜而芬芳的糖果,闪现迷人的色彩、发出嫩绿的声音。

那天,吴娥早早来到幼儿园,就被开园仪式的现场布置惊住了。从幼儿园校门到旗杆台前,铺着一块宽阔的红地毯。进入气球拱门,两侧的桌面放置着一排排小塑料框。方形的果框内,是新疆的水果或糖果。每个框子边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甜甜蜜蜜”“硕果累累”“杮杮如意”“开开心心”,另一边的框子边还竖起了卡通的小红军,小红军仿佛也在欢迎入园的孩子们,祝福他们“心想事成”“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快乐成长”。

从地毯到旗台,幼儿园又成了一架红色的钢琴。那红地毯上粘着白色招贴,像是一个个音韵清脆的琴键,又像是一个催人奋进的阶梯。这些供孩子们跨越的“阶梯”,会让小朋友情不自禁的提起小脚迈步向前。迈一步,是“聪明伶俐”。再迈一步,是“讨人喜欢”。孩子们磳磳磳地跨地去,就到达了“平平安安”“红红火火”“勤奋努力”。走过红地毯,就到了旗杆台上的祝福墙,便可以在墙边留影,得到老师奖给的一只气球。祝福墙上跳动着几个词语:瑞学丰年、金秋九月、以爱相约、共育新苗。这当然是老师们的誓言。

幼儿园里回**着热烈而喜庆的歌曲。老师们清一色的蓝色园服,孩子们则是红的、黄的,还有蓝白相间的,区别着小班、中班和大班。几位老师从祝福墙出发,跑过了红地毯,来到气球拱门,仪式就正式启动了。吴娥换好园服,也加入了开园的队伍。她负责站在祝福墙为孩子们送奖品。

这些奔跑的糖果,这些漂亮的孩童,让吴娥的心完全被融化了,就像天空上的蓝幕,能渗出晶莹的水汽来。这些孩童与小城幼儿园的,既是一样的,又是不同的。各个民族的口音,不同地域的肤色,脸型和鼻准、头发和眼睛,多样的色泽和造型,让吴娥仿佛置身于国际化的糖果超市。

最让吴娥开心的是孩子。虽然园内强调了要说国语,要称呼这些孩子为“小朋友”,但当一些老师喊起“巴郎子”时,并没有人责怪,吴娥也跟着喊了起来。

一个个入园的孩子被家长牵到拱门边,又被老师牵着来到果框边,从卡通小红军前抓取自己喜欢的糖果,然后被老师牵进了红地毯。红通通的地毯上,孩子们兴奋起来,有走的,有跳的,有跑的。

有一个巴郎子直接滚了过来。吴娥抱些这个孩子,把气球奖给他时问,巴郎子,你叫什么名字呢?为什么要滚过来呢?刚入园的巴郎子还不会国语,不知道吴娥说什么,依布力就用柯语说了一遍。巴郎子就奶声奶气地说,人们叫我黑骏马,我家住在草原上,我喜欢打滚。

后来,吴娥才听依布力说,这个叫黑骏马的孩子,就是塔依尔的孙子,就是巴扎赫的弟弟。

孩子们走完了红地毯,集合在一起,看着园长打开了旗杆边的鸽笼。园长简单讲了几句话,就抓起一只只鸽子,放飞到蓝天里。灰色的、洁白的鸽子,发出欢快地唿哨,窜上蓝天,引发孩子们一阵阵欢呼。

吴娥这时听到依布力向她感叹地说,这么欢乐的开园仪式,有哪个孩子不愿意呆下来玩呢!我也愿意回到童年时,可惜我们童年时没有这样好的幼儿园!吴娥说,依布力姐姐,我们这一代没有的,我们下一代有了,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和快乐呀!

依布力竖起拇指说,吴娥妹妹,说得真好!

开园仪式后,是开学第一课。吴娥和依布力带着孩子回到教室,讲起了“小小红绿灯”。第二课,带着孩子走出教室,来到校园牧童开辟的草地上。草地是一个小山坡的形状,许多小朋友像”黑骏马”又情不自禁地滚了起来。依布力教导孩子们说,这些小草也是小孩子,我们只能轻轻地走过,如果滚过去,会压疼它们的呢!

滚过了草地,孩子们又来到一个池塘边。蓝色的池子里清水见底,云朵飘动。孩子们围在池子边,依布力又告诉孩子们说,这些云是从天上来的小朋友,我们要欢迎它,我们可不能下到池水中,否则会把云朵吓跑的!

简洁热烈的开园仪式,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把吴娥完全融化了。如果这是内地的幼儿园,如果这是大都市的幼儿园,吴娥并不会惊叹。但这是祖国最西部的边陲小城阿克陶啊!后来吴娥才知道,这是前任援疆老师留下的成果。小城不但为阿克陶捐建了一所漂亮的幼儿园,而且精心挑选了一位年轻优秀的幼儿园老师作为柔性人才支援新疆,为幼儿园的开办提供了智力支持。

依布力常常跟吴娥讲起这位赣南的前任支教老师。中等个子,清秀的脸庞,柔和的声腔,温情的微笑。她在内地时是一位副园长,虽然年轻却有五年的工作经历。她来到阿克陶,从环境布置到活动策划,从说话课程到故事整理,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让幼儿园迅速进入高端轨道运转起来。依布力说,你们省里的、县里的书记,都来幼儿园看过,都为幼儿园的顺利创办高度点赞。

依布力用带着新疆口音的普通话说,领导们的嘴里有个词,叫苏区精神,就是争创一流的精神,说是从你们小城带过来的呢。吴娥欣喜地说,前任学姐,既是我的骄傲,也是我的榜样!

从那时起吴娥就想着,自己不能完全享受学姐的成果,在一年半的支教时间里,自己要好好琢磨如何深化幼儿园的教学,比如学姐收集了小城的十来个红色故事,一个个讲给同事们听,又让同事们讲给孩子们听,自己不能只是做个传递者,而要做一个开拓者,如何把这些小城的红色故事,与草原故事结合起来——赣南的无数儿郎,当红军后不是走过了草地吗?

吴娥一边回想着开园仪式,一边走进了幼儿园。周末的校园一片安宁,那些糖果们,都还在各自的家里,但也在吴娥的脑海里。吴娥不知道依布力有没有先来。策划迎国庆活动,就是依布力上午打电话说起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