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坠落成喀拉库勒湖的蓝 > 第22章 劝导(第3页)

第22章 劝导(第3页)

战盔多,铠甲多,

说不上名字的武器多;

智者多,楷模多,

占卜师和识相者多;

能者多,巧言者多,

婉转如百灵的歌手多;

仙女多,美人多,

绝代佳人更加多;

人间难容的财富多,

变化无穷的事儿多……

王勇即兴而来,用叶嘉莹老先生说唱李白《将进酒》的调子,绘声绘色地来了一段,加上了**四溢的肢体语言。

老拉扎尔这时停下了手上的活,看着王勇投入的表演,摘下了拖着绳子的眼镜,朝王勇瞄来,又看看儿子。拉扎尔知道阿塔听不懂国语,就说,我给阿塔翻译一下吧,这段是《玛纳斯》的序诗末尾。

老拉扎尔听了,高兴地抹着胡子,说,看来国语说唱《玛纳斯》,也是挺有意思的啊,这位老师真是用心了,你还想学些什么呢?王勇说,我真想跟着阿塔学,我知道草原上的玛纳斯奇各有绝活、各有版本,但我不会柯语,只能读书店里出版的国语版。

老人家又沉吟了一下,说,我知道,你这是玛玛依大师的作品,跟我手上的大致相似又有所不同。

王勇趁机说,幸亏民族专家把玛玛依的作品翻译成国语,否则我不知道《玛纳斯》有多么伟大。你知道吗,现在克州每年要举行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世界的帕米尔,永远的玛纳斯,玛纳斯早已飞越草原,飞到全国全世界啦,越来越多的人想读玛纳斯,怎么办?国语版的贡献,不可忽视。

老拉扎尔说,我虽然老喽,但耳朵长着、眼睛明着,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都被列为国家的和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州里的人和学校的人,都动员我出来传播玛纳斯,但我想专心把不同的版本整理出来,专心把说唱和异文传给后一辈的孩子们。

王勇说,阿塔保护传统文化令人尊敬,只是中华民族怎么来的?就像现在的柯尔克孜族一样,也是与不同民族交流融合来的。民族交融首先要互懂语言,如今中华民族是一家,共同的语言是国语,柯族的史诗要传播出去,就要借助国语,甚至要借助英语等国际语言,进行更广大范围的传播。

老拉扎尔说,但你们学校只教国语,如果我孙子不懂得柯族语言,就没办法把我手上这些手稿弄懂,光有玛玛依的史诗怎么行呢?玛纳斯奇是必须用柯语来说唱的,用国语来说唱就像手抓饭里拌猪油,这怎么行!

王勇说,我们得相信孩子的能力,既能在学校学好国语,又能在家里跟着你学好柯语,我们学校好多孩子就是各个村镇玛纳斯奇的弟子!再说,学校要学的不仅是《玛纳斯》这种传统文化,而且还有诸多现代文明,要让柯族人民更加强大,就要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学习、传播、利用好全世界的优秀文化知识,否则,柯族人民就会一直停留在草原里。

王勇的一番劝导,终于让老拉扎尔松了气,说,那你们带他走吧!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孩子,我希望一起带上。

王勇知道是谁,他没有马上答应,也没有立即拒绝,而是说,这个孩子……我听说是流浪到这个牧村的,没有身份证和户口,得和他的母亲再商量商量,听听他们自己的意见,只要他们愿意,我们学校肯定会接收的。

老人起身,放下手中的教材,说,哎,我手上的这些计划,看来得调整了,得等孩子们放假的时候再实施。拉扎尔一边翻译一边替王勇着急,听到阿塔松了口,立即高兴地说,阿塔的事业,我们一定会继承好的,而且有了学校的教育,能够继承得更好,阿塔就放心吧!

王勇眼看大功告成,对老拉扎尔说,我来自江西赣南,虽然相隔遥远,但同为中华,我们赣南有位乡贤,一百多年前就关注着新疆,他叫陈炽,写过一部书叫《庸书》,里头专门谈起了新疆的事情,他还写过一首送别朋友的诗,叫《送长少庚都统之伊犁》,也跟新疆有关,我抄写下来给阿塔做个纪念,待你的孙儿学好国语讲给你听。

老拉扎尔频频颔首。王勇把抄好的诗,留在老人的桌面上。诗中写道:

万里天山北,经营阅累朝。谁令重险失,近喜寇氛消。蚕食行将尽,豚亡或可招。大秦今接壤,毋谓海西遥。

西面论疆寄,新推定远侯。山川同聚米,烽火慎防秋。廉蔺交应密,甘陈迹可求。玉关春草长,行矣迓鸣驺。

李队一行人听完王勇的草原故事,深为感动,初步判断这流浪孩子是逃边过来的。李队说,我们先回喀什与艾米丽汇合后再说,看看这孩子是不是她笔下的风筝男孩,到时我们再作计划。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