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尾声
这一年寒假,吴娥和柯克纸回到赣南过春节。这一天,柯克纸约吴娥来到了象湖里一家熟悉的奶茶店。从新疆回到故乡,两人刚刚倒完时差,往事恍然如梦。回想一年前的波折,柯克纸掏出手机对吴娥说,我给你看一个东西,是机器人帮我们写的一段新疆故事。
机器人?吴娥疑惑地说。柯克纸说,是啊,现在网上不都热议Deepseek吗?我把新疆遇到的人、新疆经历的故事大纲输了进去,看机器人能不能帮我们讲述往事。
吴娥说,你是想让机器人来替你写网络小说吗?如果能成,你和艾米丽可就要失业了!柯克纸笑着说,确实有这个想法,可惜没有成功,我输入了二十多个人物、两千余字大纲,都是真实的哈,但只给出一个三千多字的文本,你看看,这就是机器人的本领。
吴娥接过来一看,是一份Deepseek版《帕米尔的风》。吴娥好奇地细读起来,充满科幻气息与网络味道的文字,无比有趣又让人忍俊不禁,吴娥不同笑出了声音。
第一章风起赣南
吴娥最后一次清点援疆物资时,窗外的梅雨正把晾晒的教案打湿。她小心地将那本《柯尔克孜族童谣集》塞进行李箱夹层,扉页上还粘着柯克纸求婚时用的桂花干。
“到了阿克陶拍些蓝天。”母亲将腌好的辣椒酱裹进棉袜。她们都没提那个名字——此刻的柯克纸正蜷在县城网吧,把《白山之恋》的结局敲得震天响。
第二章白沙湖初遇
艾米丽第三次放飞风筝时,线轮突然卡死。上海女子跪在卵石滩上修理设备,听见身后传来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需要扳手吗?”转身看见个戴红袖标的幼儿园教师,胸牌上印着“赣南援疆团吴娥”。
毡房里的铜壶咕嘟作响,塔依尔老汉用汉语数落女儿:“说了用高压锅煮奶茶更快。”老玛纳斯奇拉扎尔却突然开口:“风筝线要缠九十九圈,灵魂才认得回家的路。”吴娥注意到老人手腕的疤痕,和她父亲炼钨矿烫伤的形状一模一样。
第三章牧区晨星
【守边人的抉择】
阿里曼的望远镜蒙着霜。他看见那个吉尔吉斯男人在冰面上爬行,怀里的玉观音反着月光。十年前妻子难产那夜,接生婆也是这般在雪原上蹒跚。守边员摘下国徽塞进昏迷者衣袋时,车载电台正播放女儿在幼儿园的录音:“我的爸爸是帕米尔雄鹰……”
三周后的巴扎日,卡凯妮的玉石摊突然多出块刻着国徽的青玉。那枚金属徽章此刻正别在阿瓦尔古丽的书包上,随女孩背诵《玛纳斯》的声音叮当作响。
第四章赛马挽歌
【英雄的后裔】
阿迪拉依抚摸着黄骠马耳后的旋毛,这是阿克库拉血脉的证明。抖音直播弹幕刷过"不如AI换脸"时,他对着镜头怒吼:“你们见过凌晨四点的慕士塔格吗?”看台上的那扎突然用普通话大喊:“玛纳斯的马不需要滤镜!”
深夜的马厩,骑手将祖传玛瑙塞进马辔:“去金胡杨林拉车,好过被做成罐头。”协议上特意注明:“买方每周发送视频”。公证员不会知道,那些柯尔克孜文字样的附加条款,写的是“若遇故人,立即归还”。
第五章双语彩虹
【幼儿园的清晨】
阿瓦尔古丽踮脚够到签到表上的五星红旗贴纸,这是连续五天说普通话的奖励。古丽娜尔在窗外比划手势——她新接的刺绣订单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七个汉字,针脚要比柯族传统纹样更密。
“小朋友们看这里!”吴娥举起特制字卡,“这个‘国’字像不像帕米尔群山围着的宝库?”孩子们用红色黏土塑字时,广播突然响起普通话通知:“请到援疆纪念碑前合影。”
第六章金胡杨重逢
【命运的枝桠】
柯克纸的警靴陷进沙枣林腐叶时,二十年树龄的胡杨轰然倾倒。尘雾散尽后,他看见吴娥攥着半截风筝线——正是艾米丽在白沙湖遗失的那只。黄骠马从树影深处走来,眼罩上绣着赣南客家缠枝纹。
“芯片显示它在区块链中心。”李知展的执法仪扫过马身。阿翔突然蹲下,二十年前的枪伤在阴雨天隐隐作痛:“这棵胡杨,是五二年援疆队种的。”
【岩画密码】
王勇的放大镜停在岩画某处:“看这些征战图,和《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完全吻合。”老拉扎尔突然用汉语问:“你们的史书,写没写玛纳斯送汉使茶叶?”历史老师翻开泛黄的工作笔记,1952年某页潦草记着:“柯族老人讲述,英雄曾赠中原使者九块茶砖。”
第七章恰尔隆星火
【牧村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