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定的规矩,东江镇兵每月折色银七钱、本色米一斛……”
倪大知道这小子不懂内情,他随口就来算得很是明白。
其实很简单,按照一个把总百五十人编制给秦逸拨的粮饷。
实际上全都打了对折,没法子,没出京就被扣了一成。
一路上只要能沾边的层层克扣,到了领兵将领手里,这点钱粮只够养精兵家丁的。
也就是说,樊参将认可秦逸手里的五十少年兵,算是他家丁。
你瞅!每人每月一两银,普通的炮灰有口吃的就行,要什么钱?
秦逸回忆过当初在黑山墩,从来没领个一厘银钱,连铜钱都没见过。
好在糙米给了一百二十石,以及二十斤粗盐和几坛咸菜疙瘩。
不错!不错!
他带着自家换上明军军服,戴着毡帽的少年兵,跟着倪大在城内各个仓库跑了大半天,终于把拨下的粮饷都搬上了船。
樊参将还调了一艘比苍山铁大一号的海沧船,帮着运人上岛。
“烟暖房、屁暖床,有总比没有强!”
秦逸就很乐观,这次虽然没掏银子大采购,在倪大的介绍下,但他已经和管仓的文书、知事搭上了线。
一回生二回熟!
这次自己这帮生面孔,尤其是麾下都是被剃过头的汉奴出身,过于碍眼,不方便行事。
规规矩矩领了粮饷,该打点的都打点到位,下次再过来时,就能掏银子弄些好东西。
望海墩自有的二十八匹马骡,除了上次秦逸上贡樊参将四匹,还剩二十四匹。
秦逸让老赵头挑了六匹最好的,留着给军官骑乘,并训练自家的骑射手。
其余十八匹驽马、健骡,都让他在旅顺出手,换了六头小黄牛,其中半数是母牛,再加上一些鸡鸭鹅,猪羊等家禽牲畜。
最后船装不下,秦逸又掏银子雇了艘海沧船。
腊月二十六一大早,两大一小三艘海船,缓缓驶出旅顺港,扬帆启航。
目标:二百六十里外獐子岛。
……
腊月二十八下午,荒无人迹的獐子岛东港湾,三艘海船缓缓靠岸。
毕竟是有人生活过的岛屿,原来的码头港口虽然荒废已久,但依旧还能使用。
落帆停船下锚,早就兴奋难抑的少年兵们,七手八脚搭好跳板。
欢呼着冲上这座小岛。
“哥!这里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