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宣德十四年。
人传劳山有仙开山立派,收徒传法。
一时间闻者云集,但能上山入观面见仙顏者寥寥。
而有缘人能得山门,却也需经砍柴担水,不授真法。
有志不坚者费心苦力,磨得一手老茧,却不得入门,终日苦思逃出山门。
不过却亦有人熬得晴天阴云散,夜过朝阳时。
有书生名陆云者,入门之初,浑浑噩噩,而后幡然悔悟,歷经砍柴担水,早晚功课不停,勤勉如一,终得山门仙人看重,入得门墙之內,传真法,授道学,得入仙路,被传颂一时!
……
“修行之道,贵在坚持,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修行亦是此理,多修多思,日积月累之下,才会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获。”
太极台上,身著黄衣道袍,颇具仙风道骨的中年道人目光温和且淡雅的扫视著眾弟子。
大殿之內,一眾身穿蓝衣道袍的弟子皆是低头称『是。
虽然都是入门不久,少年意气的年龄段,可是在近日来声名鹊起,有著『劳山真仙之称的玄明真人座下,他们也都不敢放肆。
玄明真人微微点头,好似十分欣慰,目光最后在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道人身上停了下来。
少年唇红齿白,气质柔和,静坐於首位,身姿端正,宛若古松般屹立不倒。柔顺黑髮以一根简单的木簪束於脑后,一缕青丝自簪间垂落,隨呼吸轻轻摆动,增添了几分生动与不羈。
哪怕是玄明真人识人千面,也不由得暗嘆一声『好皮囊。
语气和顺:“陆云,你正式入门已有三月,这段时日可有收穫?”
陆云稽首道:“老师。弟子愚昧,虽略有所得,可却寥寥。”
玄明真人好似来了兴趣,问道:“有所收穫,比之毫无收穫总归要好,且说来听听。”
“弟子今日修行,有所感悟,感觉已到了老师所说的冥冥渺渺之间,似睡非睡之时,知自身,收杂念的地步……只不过,有时候好似照见了自身体內的经络丹田,感觉有一股气正在运转,却是不知这是不是法力?又或者是到了內观之境?”
陆云目光炯炯的看著玄明真人。
后者沉默了半晌后,微微頷首:“进步不错。”
隨即对著门下弟子道:“尔等日后,也要多向陆云学习,勤勉修行,早日得入正道。”
又对著陆云点头:“坐下吧。”並没有给予陆云明確回答。
陆云没有坐下,而是微微低头道:“老师,弟子已入门三月,也已经入內观之境,不知是否可以真正入门了?”
玄明真人捋了捋鬍子,心中却是不由得道,內观之境?
你若是说略有所得便是到了內观之境,那天下间的英杰怕是全部都要羞愧的想要自杀了!
不过面上却是微微点头:“嗯,確实该给你个道號了。本座门下字辈顺应祖脉嶗山,此辈嶗山字號为至,你之道號日后便是至云道人。”
“谢老师赐號。”
陆云表情有些激动,他虽不是第一个被玄明真人收为正式弟子的,可现在却是三清观眾弟子中第一个得到『至字的二代弟子。
从身旁其他几名弟子羡慕嫉妒的目光中,就可知得了字辈的含义了。
这已经可以说是玄明真人的开山大弟子了,是真正的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