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扫刚才的蔑视,翻开了手中的小册子。
上面赫然写着: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咦……”郑观玄光是看着标题,就觉得一种古朴而玄妙的意境涌现出来。
这绝对不是市面上那种“书生狐狸”的话本。
当他读到“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时候,人都得惊呆了。
“原来天地还有这般划分。”
“天呀,这难道是记录的是上古时候,仙人之事?”
他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往下看去。
后面自然就是石猴出世,寻找水帘洞之事了。
郑观玄作为大周人,哪里看过这种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巨作。
他震惊得完全合不拢嘴。
“太白金星化老叟点化猴王这段,分明暗合‘假求外物修真身’的筑基法门!”
老御史抓着水晶镇纸重重叩击案角,震得银狼毫笔蹦起半尺高。
他忽而拍案高喝将屋外候着的随从吓了个踉跄,苍老喉音撕破御史府六十年来最寂静的黎明。
“此书写得却是天人交战!”
“灵猴从石中而出,分明就是破除心猿意马,成为仙人的暗示!”
他脑海中的灵光不断地闪过,抓起毛笔在旁边的快速地将心得给记录下来。
前阵子观摩水晶麒麟千百次,不如如今看这话本一次!
他直接沉浸在水中的世界里面。
随着猴子成长,脸上露出或喜或忧,或是痴狂,或是忧虑之色。
当读到菩提祖师在石猴头顶敲三记倒背手的典故时,郑观玄猛地撑案而起。
紫檀官帽椅后滑三寸在青砖划出尖锐嗡鸣,茶盏都掉落在地上。
“这等玄机藏于神话叙事的笔法,竟与经学宗师郑玄注《周易》时’微言大义’的手段同脉!”
时间如流水般过去。
但是老御史一点都没有察觉。
老御史正对着“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两句批红。
他突然抓起昨夜仍在把玩的水晶宝鉴,透过镜面凝视自己遍布老年斑的脸孔:“那年轻人不过弱冠,怎悟得出‘借假修真’的春秋笔法?这里面之事,有多少是真的?”
只是当他再翻了翻“孙悟空获得定海神针将龙宫搅和天翻地覆”之后,再往后翻,却是没有了。
“唉……”
“看得正是神魂颠倒之时,确实没有了!”
“令人苦恼!”
老御史恋恋不舍地将这本册子放下,他的手指还在微微发抖。
书中所描绘的东胜神洲,令他心神激**。
恨不得自己也能像灵猴一样,拜师在菩提祖师门下,学上那无上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