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极不稳定的高三,她的眼前,此刻只有时间和她的眼睛的存在。
但简溪的眼睛里只有苹果。她看到江喻看着自己在分神一般,低低地问:“不吃?”
江喻立刻接了下来:“谢谢。”
两人去饮水机洗完苹果后,就走到走廊边角落上,发呆着,高三校区的走廊极其宽阔,约莫有一半教室宽。这会周围已经有零零碎碎的学生在读书。
江喻很少吃苹果,因为味道无聊,吃起来也无聊,但她不喜欢削皮啃,总觉得不削皮啃的苹果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但是现在手里的苹果,还挺好吃。
“是不是苹果到了学校,就会变得特别好吃?”简溪咬了口苹果,含糊地问。
江喻:“或许吧?”
周六晚上的自习与周中全然不同,大家玩学玩学的,平时下午六点半到七点半,不是晚练就是朗读课,周六这个点,却是:seewo白板的电影时间、对答案、后排的人聚在那一点位置继续打没打爽的羽毛球、点了外卖的吃外卖、做题的做题、走廊读书的读书。
以及简溪雷打不动的appletime。
异常和谐,川流不息,玫瑰色的黄昏,风一阵吹,扬了一桌的试卷,藏于书后的冒泡泡的恍然大悟,心跳冒尖于试卷上。柯岚在高三拍了许多的玫瑰色的、紫色的黄昏,都很好看。
于陇找柯岚说话时,简溪旁边的座位正好空着,她总爱坐这儿,凑在柯岚身边叽叽喳喳。
“你们吃什么了。”于陇问
江喻微微摇摇头:“没有。”
于陇思索片刻提议道:“一起点外卖吧。”
她舍友乐乐听到了,凑过来搭话:“我也要吃哇。”
乐乐的饭搭子正发着答题卡,也凑上来:“我也没吃饭。”
六人一拍即和,翻出只做电话外卖的一家店,专门做煎饺,面,炸鸡。是她们常点的老店。乐乐和楚莹顺手从隔壁组拖来两张空凳子,大家围在一起,拿了草稿本记着要点的,又借了江喻的手机打过去,然后凑钱,到时候一手交货一手交钱。
其实发微信也能点,可柯岚的手机没电了,正放在办公室充电,平时大家都掐着点充电,要么是早上老师上班前,要么是下午六点半到七点的空档,只有这时候不会碰到老师。
加上江喻手机里没加店家微信,六个人竟默契地没提“发微信”这茬。说起来也好笑,柯岚手机上有全班最全的电话外卖的微信。
约莫二十五分钟后,柯岚和于陇一起拿着所有人的钱去侧门的小铁门拿外卖。乐乐和楚莹则忙着拼桌子,把简溪和江喻这两排的四张桌子挪到一起,正好简溪后面的两个同学都请周日假回家了,又把简溪后面两张空桌拖过来,刚好拼成一个六个人的餐桌。
柯岚和于陇提着六人点的餐上来,摊开来摆得满满的,柯岚拿了相机拍了一张照片:“相机先吃哈哈哈哈。”
七点零六分,六个人开始动筷子,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教室里还川流不息地和谐地各干各的,后排甚至还在打羽毛球,要到八点多才会完全归位到周中晚上一样严肃安静的模样。
吃到一半,简溪突然想起个问题,从开学就想问了:“为什么我坐的这个位置,会空着一排啊?”
于陇吸溜吸溜面条,而后道:“哦,我们班偶数,但是多了一男一女,又不能作同桌,所以有两个人是单独自己一排。原先这里做了一个男同学,上学期查出有乙肝就回家去了,所以空了一排。大家都抢着一个人做,可以多出一个桌子放书,可惜俺没有抢到……”
后来聊着聊着,话题转到了简溪以前的学校,又莫名扯到了台北。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头:“诶,你们说,台湾回归的时候,会放多少天假啊?”
乐乐极其认真思索一番,半晌道:“七天吧,不要调休那种。”
楚莹连连点头:“诶对对对,不过要放到哪个月好。”
柯岚数着每个月的假期:“一月有元旦,二月有春节,四月有清明,五月有劳动节,六月有端午,九月有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