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远,余威还在,地上躺着一人生死不知,路边的摊位倒的倒,收的收。
百姓们人人都怒视着陈总管离开的方向,但无一人敢出声。
谁敢反抗,地上躺着的那人就是例子。
卢子义问道,“我们去哪?”
张建说,“先出城,去老驴坡。”
卢子义沉默两秒,“陛……我们现在有钱了,要不要租一辆马车,买写吃食路上吃。”
出城到老驴坡有半日路程。
张建说道,“行,我去租。”
张建来到刚刚被陈总管撞翻的馒头摊,帮忙捡起地上的白面馒头。
吹了吹馒头上的灰,他问道,“馒头脏了,一文钱一个,卖吗?”
老板哭丧着脸,“你要就拿去。”
张建捡了十几个馒头,又到旁边的摊位上买了半罐咸菜,加起来才花了三十文钱。
宫中花钱都是银子起步。
对比之下,何其奢靡?
租马车需要到城中的车行,张建初来乍到,不熟悉。
好在卢子义对皇城熟悉的很,带着张建兜兜转转,穿过几个胡同后,找到了一家老店。
押金八两银子,一日一两银子,租了一匹老马,和一个只有顶棚勉强能遮风挡雨的马车。
张建不会驾车,坐在棚里。
卢子义扬起鞭子轻轻的抽了马屁股一下,马车晃晃悠悠的朝着皇城北门驶去。
路上,张建好奇的问,“你是在长安城长大的吗?”
卢子义背对着张建,看不清表情,沉闷的回了句,“嗯。”
似乎是觉得失礼,又补充一句,“陛下,臣自小在长安长大。”
张建感受到他的情绪不高,没有再问。
马车从北门使出,经过盘查和询问,付出了一点碎银子后,顺利出城。
与城内的白石路不同,城外全是土路,护城河周围囤积着许多难民。
他们没有路引,又没有银子,进不去城,只能席地而睡。
因为排泄物的关系,整条护城河都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
行进不到百米,就有三伙人上前讨要吃食。
其中一人还是半大的孩子。
看着小姑娘清澈的目光张建于心不忍,分给她一个馒头。
几个难民见状,像是狼看到了猎物,迅速围拢过来。
张建用鞭子狠狠的抽在几个难民靠过来的身上,“滚开,都滚远点!”
小女孩趁此机会,赶紧把馒头全都塞到嘴里,噎的直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