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大家都有些诧异地发现,平时总是独坐的马丽,今天身边居然坐了个面生的小伙子,看著还挺精神。
还没等马丽开口向好奇的同学们介绍陈志文,教室门口又进来一个让陈志文感到意外身影——居然是张庆海!不过他身边没有平时的那两个跟班,小龙和小虎。
张庆海一进门就瞧见了陈志文,明显愣了一下,隨即脸上露出惊讶的笑容,径直走了过来:“哎呦,文子?你咋跑这儿来了?可是有些日子没见著你了!”
他目光在马丽和陈志文之间转了转,笑著问道:“马姐,你们俩认识?”
陈志文心里也不禁感嘆这小县城可真小,在夜校居然一连碰上两个熟人。他赶忙站起身,笑著回应:“海哥,真是巧了啊,我这不是农閒了,想来学点新东西。”
“你们俩咋也认识啊?”马丽看著两人熟络的样子,好奇地插话问了一句。
就在这时,一个戴著眼镜、腋下夹著教案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教室里原本细微的交谈声立刻安静了下来,大家很自然地结束了寒暄。
张庆海朝陈志文和马丽点头示意了一下,便很识趣地走到教室另一侧找了个空位坐下,准备开始上课。
那中年老师也没多废话,更没点名,直接摊开课本,清了清嗓子便开了讲:
“咱们今天接著上回的说,讲讲『生產队收入明细帐的登帐方法。”他说话语调平实,却讲得异常仔细。教室里很安静,只有老师的声音和台下“唰唰”的笔记声。
“这收入项,主要分两块: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农业收入里头,又得细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水產、副业收入……每一项都得单独立帐,不能搅和到一块儿。”他一边说,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列出条条框框。
“记帐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这个『稽核凭证。每一笔进项,都得有条有据,经手人、证明人、批准人,一个都不能少!不然到时候对不上帐,就是一糊涂官司。”
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台下,“咱们当会计的,有时候就得较这个真儿。”
陈志文听得格外专注,手里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著要点。遇到不太明白的术语,他就在旁边画个小圈做標记,打算下课再问马丽。
老师讲完理论,又出了一道实际例题,让大家现场演算。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算盘珠子的碰撞声,陈志文也赶紧拿出自己的新算盘,对照著刚记的笔记,略显生涩地拨弄起来。
算盘这东西对於陈志文来说还是太陌生了,上一世等需要计算的基本上都用上了计算机,到最后每个人的手机中都內置著计算机,完全用不上了算盘。
坐在旁边的马丽侧眼瞥见他拨弄算盘那个笨拙样,心中暗暗好笑,但还是不动声色地將自己的算盘往他那边稍稍挪近了些,用气声轻轻说道:
“看这里,遇五不能硬拨。”她在自己的算盘上示范了一下,声音压得极低,“上五的时候,拇指把底下这颗五的珠子往上推,去五的时候,就用食指把这颗拨下来。指头得分工,不能乱。”
她一边说,一边用极慢的速度重新演示了一遍,好让他看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陈志文凑近了些,仔细看著她的演示。
“还有进位,你看……”马丽的声音更低了,“比如『六上一去五进一,听著复杂,其实就是……”
她在珠子上轻轻走了一遍流程,“……先这样,再这样……感觉到了没?”
陈志文看著她的演示过程,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小声回答:“懂了懂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听完马丽的点拨,陈志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再次低头拨弄起算盘。这一次,手指明显比刚才听使唤了些,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磕磕绊绊。
然而,老师出的这道习题对於他这样一个刚摸算盘、初学会计的插班生来说,实在还是太难了。
他埋头算了半天,数字在算盘上摆了又乱,乱了又重摆,反反覆覆好几遍,结果却总是对不上。
实在没辙了,他只得再次訕訕地朝马丽那求援:“马姐,这题,我老是对不上,你帮我瞅瞅,我到底是哪一步算岔劈了?”
马丽的视线落在陈志文习题本上那道关於“生產队粮仓折旧核算“的题目上。她用手指轻轻点著题目中的关键数据,用气声缓缓道:
“你看清楚,这题说的是砖瓦粮仓,属於固定资產。按规定,这类资產年折旧率得按百分之五计提。
“她边说边在草稿纸上写下“原值3200元-残值200元“,“要先扣减预计残值,再乘折旧率。你这第一步直接用原值算了,后面全错啦。”
陈志文连忙重新计算,马丽又提醒道:“別忘了还要做分录。借方要记#039;管理费用-折旧费#039;,贷方记#039;累计折旧#039;。这两笔必须同时登记,不然帐就不平了。”
她说著把习题本往他那边推了推,指著下一道题:
“再看这个#039;年终收益分配#039;的题。得先算清楚可分配总额,然后按#039;三金一费#039;的顺序来:公积金、公益金、储备基金,最后才是社员分配。你可別一上来就先算分给社员的部分。”
陈志文依言重新计算,果然发现了问题所在。
马丽瞧著陈志文笨拙地拨弄算盘的模样,心里觉得有些好笑,虽然手法生疏,但那副全神贯注的认真劲儿倒是实打实的。
时间在专注的学习中过得飞快,仿佛才一眨眼的功夫,墙上的掛钟指针就指向了晚上九点。下课的铃声准时响起,讲台上的老师合上教案,便拿著自己的东西走出了教室。
教室里原本紧绷的学习气氛顿时鬆弛下来,同学们纷纷合上书本,收拾起文具,教室里响起一阵桌椅挪动的声响,大家一边閒聊著一边朝门外走去。
陈志文也把自己的课本和算盘仔细收进布包里,正准备起身,旁边的马丽却叫住了他。
她从自己的帆布书包里取出一个本子,递到他面前:“给,这是我之前记的课堂笔记,从开学到现在的內容都在这儿了。你拿回去抄一下,应该能帮你把落下的课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