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文所在的地方就有虚两岁的说法,所以一般要是两个不知道年龄的人在一块相互比年龄的话也会说上自己属什么,好用来精確地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大。
“那你还可真比我大,我管你叫马姐真没毛病,”陈志文算出了年龄了之后,不由的嘿嘿一乐,“我今年21了,属虎的。”
马丽一听也没了发脾气的心思,但是心里头还是不爽,没好气的问陈志文,“你这回来是买什么来了。”
“这不是马上就要种地了吗,来买化肥来了。”
陈志文从兜里掏出了刚到手的化肥劵,直接递给了马丽。
马丽仔细核对了一番,看著票没问题,这才说道,“一公斤尿素八毛。”
麻利的掏钱付帐,陈志文也就没了和马丽逗闷子的心思了,直接来到了那一堆尿素那扛上一袋装车。马丽也要上手帮忙,陈志文没让。
这一袋子尿素50公斤,在这个时候要说沉也不算沉,这时候种的农民哪个不能扛个一两百斤的麻袋啊。但是你要说轻,对於一个在供销社当售货员的女孩子来说也不轻巧。
不过就在陈志文將一袋子尿素装上车后,马丽还是帮忙扛了一袋子尿素出来,而且看没看出来吃力,一样游刃有余。
陈志文看著直咂舌,心想以后还是少逗逗她,万一逗急眼了挨两下子打多犯不上。
第二天跟供销社老板確定了倒骑驴的价格,陈志文也如愿以偿的靠著倒骑驴挣了27块钱,虽然不错但是也绝对不少了。
日子转眼到了四月,东北大地终於透出暖意。积雪消融,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每走一步都深一脚浅一脚。屋檐整日滴著化雪水,土地渐渐露出深黑的底色。
一晃眼就到四月了,东北这天儿啊,总算是有点儿暖和起来了,雪化得满地都是,道上全是泥,走一脚陷一脚,拔出来还带一鞋底的泥疙瘩。房檐底下成天滴答水,地里也慢慢露出黑乎乎的土了。
过完年那阵閒工夫算是没了,陈家一家子开始了也得上阵整地了。头一桩活儿就是刨茬子,去年苞米杆子留的那一截截根,得清理出去才能种新的,顺带还得把大块的土坷垃都敲碎。
紧接著就是送粪。大队把去年沤好的粪肥分到各户,各家再运到地里,均匀撒开。陈家地多劳力少,別家还不慌不忙,他家却不得不起早贪黑地干,连几个年纪小的孩子放假了也得下地帮忙。
就这两样活儿忙活了近十天之后,村支书组织起村里的农机和大牲口,开始挨家轮著犁地翻土,再拿耙子整平地面、保蓄墒情。
等时间走到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也就是穀雨到立夏之间,土壤表层五到十厘米的温度稳定在十度以上,真正的播种时节就到了。老话说“清明忙种麦,穀雨种大田”,正是此时。
不过播种之前还有一道工序:开沟。村里再次统一调度农机和牲口,用杯耙为每家犁出约五到七厘米深的沟,为播下今年的新种子做好最后的准备。
总体算起来,种旱田要比种水田要轻鬆不少,就算是陈家的劳动力少,那也要比种水田的人家轻鬆。
这样每天种地之余,没事还能在附近挖挖野菜,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各家各户冬天储存的菜都吃的差不多了,肉类在这个时候也不好储存,好在这个时候的东北正是各种野菜疯涨的时候。
婆婆丁,小根蒜,薺薺菜,柳蒿芽,车軲轆菜,各种各样,陈志文还让王美兰晒了不少婆婆丁留著冬天泡水喝,虽然苦但是去火。
忙忙活活到了五月中旬,地里面的活已经用不上那么多人了,陈志文就叫母亲王美兰不用跟著每天下地,只需要每天给送饭就行,剩下的时间就是开始伺候家里的菜园子。
家里的菜园子,一半种满了小葱,生菜,辣椒,西红柿,韭菜,茄子啥的,另一半种的都是向日葵。
不光是陈家这么种的,屯子里家家户户都是这么种的,就连大队剩下的几亩也都种上向日葵,陈志文已经打好了招呼,大家种多少今年他就收多少。
这个时候也没地方买菜,想要吃点新鲜蔬菜就得自个家种,所以家里还是要种一些菜留著自己吃,要不然陈志文都打算全部种上向日葵,还有自己家的地,收完地了还要交公粮。
这天,陈志文哥俩在地里忙活完,一身尘土回了家。刚推开院门,就瞧见两个小丫头和大黄正蹲在当院,围著两个旧木箱子嘰嘰喳喳说个不停。
大黄好奇得不行,鼻子一个劲儿往箱缝里拱,陈兰眼疾手快,“啪”地一巴掌轻拍在狗头上:“一边去!”大黄挨了训,耳朵一耷拉,委委屈屈地趴到墙角去了,只剩一双眼睛还巴巴地往那儿瞄。
一见哥哥们进院,两个小姑娘立马从箱子里掏出什么毛茸茸的东西,蹦蹦跳跳地扑向陈志文。
“哥!快瞅!”陈兰高高举起一只嫩黄的小鸡崽,那小东西扑棱著还没长全的翅膀,吱吱呀呀地叫。陈芳也抢著踮起脚,把一只灰绒绒的小鸭崽递到他眼前:“它啄我手心哩,痒痒乎乎的!”
这时母王美兰繫著围裙从屋子里出来,手里还攥著锅铲,笑盈盈地说:“今儿个镇上有大集,我买回来了十五只小鸡十五只小小鸭子。”
虽说上头对养鸡养鸭的数量还没明令放开,可这从今年开始,村里家家户户都悄悄多养了些,村干部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太出格,谁也不愿挡乡亲们挣活钱的路。
陈志文小心翼翼地接过两个小丫头递来的小鸡小鸭。那小鸡一身嫩黄,小鸭灰绒绒的,都在他手心里扑腾得正欢,啾啾唧唧叫个不停。他越看越喜欢,却又怕捏坏了,连忙弯腰把它们轻轻放回木箱中。
箱底垫著软乎乎的干稻草,才一落地,两只小傢伙就一骨碌钻进了同伴堆里。一群小鸡小鸭立刻簇拥在一起,你挤我我挤你,发出细碎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