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扫描显示:温度恒定在65℃,符合热食保温条件。
光谱分析确认:空气中含有微量葱油与酱油挥发物。
最关键的是,生物雷达捕捉到一个心跳信号??极其缓慢,每分钟不到十次,像是靠某种意志强行维系的生命体征。
“有人活着。”小禾喃喃道,手指紧紧攥住围裙边角,“而且……他在等饭。”
救援行动即刻启动。由于该区域引力紊乱,常规飞船无法靠近,最终决定派遣小型穿梭艇,并由小芜亲自前往。临行前,她只带了一口铝锅、一桶米粥、几根新鲜葱花,还有一张手写的纸条,上面写着:“别怕,饭来了。”
穿梭艇穿越扭曲时空,像一枚针穿过布满荆棘的梦境。途中,舷窗外不断闪现破碎画面:一家人围坐吃饭,孩子笑着把鸡腿夹给父亲;街头小摊老板递给流浪汉一碗热面,说“今天我请”;战地医护兵在炮火间隙煮了一锅泡面,分给每一个颤抖的手……
这些都是“灶意识”的碎片,是宇宙中无数未完成的晚餐所凝结成的记忆残影。它们缠绕着小芜的航路,仿佛在为她引路,又似在提醒:这一程,不只是救人,更是赎回一段被遗忘的承诺。
当她终于抵达空间站内部时,眼前的景象让她脚步一顿。
房间极小,布满裂痕,墙壁上贴满了泛黄的照片??全是不同年代的家庭聚餐。有些是纸质相框,有些是全息投影,甚至还有用炭笔画在墙上的“全家福”。中央摆着一张折叠桌,桌上放着一只空碗,旁边立着一双竹筷,整齐地交叉摆放,像是等人归来后再继续用餐。
而在角落的床上,躺着一个男人。
他极度衰老,皮肤近乎透明,身上连接着几根早已失效的生命维持管线。他的眼睛闭着,胸口几乎不动,可当小芜的脚步声响起时,那双干枯的手竟微微颤动了一下。
她轻轻走过去,打开保温桶,舀出一勺温热的小米粥,吹了两口气,递到他唇边。
“喝一点吧。”她说,“趁热。”
就在这一刻,男人的眼皮动了动,缓缓睁开。他的目光浑浊,却努力聚焦在小芜脸上。许久,他嘴唇微启,发出沙哑到几乎听不见的声音:
“你……回来了?”
小芜怔住。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这是一种等待已久的确认,一种跨越生死的重逢。
她强忍泪水,点头:“嗯,我回来了。饭也带来了。”
男人嘴角极轻微地扬起,像是完成了某种使命。他艰难地吞下一口粥,闭上眼,呼吸变得平稳了些。然后,他抬起手,指向墙上一幅画??那是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婴儿的合影,女人穿着围裙,男人手里拿着锅铲。
“那是……我妻子。”他whisper,“她走得太早。临走前说……想再吃一次我炒的青椒肉丝。我说好,等她醒来就做。可她没醒。我就……一直做,每天做,做了六千年。”
小芜的心猛地一缩。
六千年?!
她猛然意识到什么,迅速取出检测仪扫描房间环境。数据显示:此处时间流速仅为外界的万分之三。也就是说,外界过去一天,这里才过去八秒。而根据生命体征推算,这位老人实际存活时间已超过七千标准年??正是第零文明灭绝的时间点!
他是最后一个厨师。
也是唯一一个拒绝让“家”熄火的人。
“您为什么不放弃?”小芜轻声问。
老人摇头,声音微弱却坚定:“灶要是冷了,她回来找谁吃饭?”
一句话,击穿了所有理性防线。
小芜跪坐在床边,握住了那只布满皱纹的手。她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能继续喂他喝粥,一勺,又一勺,像照顾自己年迈的父亲。
就在这时,默灶枝突然发出共鸣。整个空间站开始震动,墙壁上的照片逐一亮起,每一张笑脸都仿佛活了过来。地板缝隙中钻出嫩绿藤蔓,迅速缠绕成一座微型守灶树的模样,顶端开出一朵碗形花,花瓣缓缓展开,滴下一滴晶莹汁液,正好落入老人手中的空碗。
碗中顿时升起袅袅热气,一股浓郁的青椒肉丝香味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