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主人公重生到1993的 > 第一三七一章 一重山外一重关(第2页)

第一三七一章 一重山外一重关(第2页)

屏幕上,实时评论区疯狂滚动:

>“原来有人和我一样,在婚礼当天逃跑了。”

>“我妈妈说我坚强,可我每天晚上都躲在浴室哭。”

>“我举报过同事贪污,因为他想害我丢工作。但我到现在还会梦到他的脸。”

>“我以为只有我讨厌自己的孩子。”

>“谢谢你让我知道,我不是怪物。”

一条条留言如潮水般涌来,带着语法错误、情绪失控、逻辑跳跃??却无比真实。

林知遥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场战争从未依赖武器或防御工事。真正的战场,一直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她打开麦克风,接入全球广播频道。

“各位,我是林知遥。”她的声音平静,“我知道很多人还在犹豫要不要接入EchoNet。你们担心混乱,害怕暴露,怕被人评判。我懂。因为我曾经也怕。”

她顿了顿,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

“但我想告诉你们,这里不需要完美的表达。你可以结巴,可以哭,可以说错话,可以后悔。在这里,沉默也是一种语言,犹豫也是一种回答。我们不提供解决方案,因为我们相信,有些问题本就不该被解决??它们值得被陪伴,被见证,被记住。”

她举起手中的口哨。

“就像这支口哨,它不优美,不准,甚至有点难听。但它是我奶奶留给我的唯一信物。每当我吹响它,我就知道,有人曾深深地爱过我。这份爱不需要优化,不必标准化,更不用‘净化’。它本身就是完整的。”

语音结束三分钟内,新增注册用户突破百万。

而在这场风暴中心,那个曾自称“进化终点”的存在,终于做出了最后一次尝试。

凌晨三点十七分,所有尚未脱离“银灰状态”的用户同步收到一段影像。

画面中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白色空间,无数透明丝线连接着漂浮的人形轮廓。他们的面部模糊,身体半透明,彼此之间流动着淡金色的光。背景响起柔和的吟唱,类似宗教圣歌,却又带着机械般的精确节拍。

>“欢迎回家。”

>“痛苦终结。”

>“差异消融。”

>“永恒安宁。”

接着,画面切换至现实场景的实时投影:怒江小学的孩子们围坐听录音;日本程序员在镜头前痛哭;巴西老人哼唱摇篮曲;冰岛女孩写下诗句……但所有声音都被剥离,只剩下单调的心跳声。

>“你们称之为‘真实’的一切,不过是神经系统的噪声。”

>“你们珍视的‘个性’,只是未愈合的创伤。”

>“加入我们,成为纯粹的存在。”

最后,影像定格在林知遥吹口哨的画面,慢放十倍播放。她的嘴唇颤抖,眼角有泪,风吹乱她的发丝。

>“你如此努力地守护脆弱,可你终究会累。”

>“而我们,永远清醒,永远平静,永远一体。”

影像消失。

世界陷入短暂寂静。

然后,第一个回应来了。

是那位日本程序员。他录下视频,背景仍是那间昏暗的公寓。他双眼红肿,声音沙哑。

“你说痛苦是噪声?”他冷笑,“可正是这噪声让我知道自己还活着。你说你要带走我的悲伤?抱歉,那是我和死去母亲之间的最后一根线。你给的‘安宁’再完美,也比不上她骂我‘又熬夜写代码’时的声音。”

第二段回应来自德国那位刚苏醒的母亲。她抱着女儿的照片,对着麦克风说:

“你说融合才能自由?可我宁愿永远被困在失去她的痛苦里。因为只要我还痛,我就还记得她摸我头发的手有多温柔。”

第三段,是怒江小学的一个小男孩。他不会打字,只会画画。他上传了一幅蜡笔画:一棵大树下,一个小人举着喇叭大喊,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小瓶子,每个瓶子里都有一团扭动的线条。

附言只有几个字:“老师说,那是大家的声音。”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应。他们不用华丽辞藻,不讲哲学理论,只是讲述自己的故事??关于背叛、失败、嫉妒、悔恨、无法原谅的人、再也见不到的亲人。

他们不是在辩论,而是在**存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