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激荡1979!篱笆 > 第497章 机器人第零定律(第2页)

第497章 机器人第零定律(第2页)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赶路的人。雪山上风太大,吹得人睁不开眼。但我们知道,后面有车队要过,不能停。有人倒下了,我们就把他埋在路边,堆个玛尼堆,继续走。后来路通了,车多了,没人记得我们了。可我不怪。只要还能听见车声,就知道我们没白走。”

>

>“我对不起我的女儿。她出生那天我在巡路,等赶回去,她已经三天大了。她长大后问我为什么总不在家,我说:‘路比家重要。’她哭了,说我冷血。可现在她也成了护路员,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我知道,她懂了。”

>

>“请告诉那些年轻人,不要觉得平凡就没有意义。哪怕你只是扫了一段路、修了一盏灯、看了一夜岗,都是在为别人点亮回家的路。”

录音结束,病房陷入寂静。窗外,青藏公路如银带般延伸向远方,一辆辆货车正缓缓驶过。

两日后,卓玛措安详离世。追悼会上,上百名当地居民自发前来送行,其中包括二十多位曾受她救助的司机。他们每人献上一块石头,围成一座小小的玛尼堆,立于村口老路旁。

孟波拍下了这一幕,并将录音整理成文,发布在公众号上。标题只有七个字:《她走了,路还在》。

文章引发巨大反响。交通运输部官微转发并留言:“致敬每一位默默守护中国路网的人。”随后宣布,将在青藏、川藏、新藏三条公路沿线设立“巾帼护路者纪念碑”,首批名单中,卓玛措位列第一。

也是在这期间,陈晓芸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她向学校申请调岗,转任教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报名参加口述史培训课程。“我要学会怎么保存故事。”她在邮件中写道,“我妈用一生守护一项技术,我现在想守护她的记忆。”

孟波邀请她加入“无名者之光”项目组,负责女性建设者家属联络事务。她欣然应允。

秋天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名为《她们亦曾年轻:共和国建设者女性群像展》。展厅中央,陈列着陈玉兰的帆布文具袋、卓玛措的旧棉帽、田招娣的军医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征集而来的三百余件实物:一把锈迹斑斑的扳手、一双磨穿底的解放鞋、一本写满公式的工作笔记……

每一物件旁都配有二维码,扫码即可聆听主人或其亲人的讲述。

展览首日,观众超过八千人次。许多老人带着孙辈前来,在某件展品前驻足良久,低声说:“你外婆,就是这样的人。”

更令人动容的是,一些曾在三线厂工作过的老人,在展厅角落悄然相认。他们彼此搀扶,指着照片喊出早已模糊的名字,泪水纵横。一位白发男子跪在陈玉兰展区前,久久不起。经询问才知,他是当年与她一同攻关引信项目的同事。“那七十二小时,我们一起熬过来的。”他哽咽道,“她晕倒三次,每次醒来第一句话都是‘参数对了吗?’我们都说她是铁娘子,可谁又知道她心里有多软?”

展览期间,教育部正式批复:将在2025年春季学期启用新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当代中国建设史》章节中新增“女性劳动者贡献专题”,涵盖三线建设、边疆垦荒、国防科研等领域共二十七位代表性人物事迹,陈玉兰、卓玛措均在列。

消息传来那天,孟波正在整理一批新收到的来信。其中一封来自云南大理,署名是一位名叫李秀英的九十八岁老人。信纸颤抖歪斜,内容却清晰坚定:

>“我是滇缅公路养护队最后一任队长。你说要帮我们说话,我很感激。但我不要立碑,也不要上电视。只请你答应我一件事:每年清明,请派人去畹町桥边,替我们三十一个姐妹,每人献一朵小白花。她们都埋在路边,没有墓碑,只有树根缠着名字。她们值得被记住。”

他读完,立即拨通云南志愿者团队电话:“今年清明,我们要去畹町。”

冬至前夕,“沉默贡献者医疗援助专项”迎来首个实质性突破:财政部、卫健委联合发文,启动“历史遗留职业病专项救助计划”,首批覆盖四川、贵州、陕西等六省,针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高危岗位工作、现患有严重慢性病的退休职工进行免费诊疗与生活补助。

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特别提到:“此项政策的推动,源于一部纪录片及其引发的社会关注。”

台下,孟波静静坐着,没有接受采访。

他知道,真正的胜利不是政策出台,而是那些曾被忽视的生命,终于被看见、被承认、被温柔以待。

新年将至,他又一次踏上旅途。这次的目的地是黑龙江漠河,去寻找一位名叫赵桂芳的退休女气象员。她是1976年大兴安岭火灾预警系统的首位值班人,在零下五十度极寒中连续值守四十八小时,凭借一组关键气压数据,提前预判火势蔓延方向,挽救了三千余名扑火队员的生命。但她从未获得表彰,因为当时规定:“涉灾信息严禁外泄,相关人员一律匿名处理。”

临行前,陈晓芸发来一条信息:

>“孟老师,我今天去了趟中学图书馆。我把妈妈的故事写成了一篇短文,放进校史角。有个学生读后问我:‘那个年代的人都这么拼吗?’我说:‘不是他们天生愿意吃苦,而是他们相信,今天的苦,能让明天的孩子少受点难。’”

>

>“他听完,默默把自己的棉袄捐给了山区助学项目。”

>

>“我想,这就是传承吧。”

飞机穿越云层,朝阳喷薄而出,照亮北国千里冰封的大地。

孟波望着舷窗外无垠雪原,忽然想起陈玉兰信中那句:“献给祖国的第一千个黎明。”

而现在,他正飞向第一千零一个。

他知道,还有无数个黎明等待被唤醒??那些藏在旧箱子底层的笔记本、锁在抽屉里的勋章、压在枕头下的情书、埋在心底半辈子的愧疚与骄傲。

它们都在等着一个人,轻轻打开,细细阅读,然后告诉世界:

这里曾有人,默默燃烧过自己,只为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