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苏扶穿越成扶苏 > 第16章(第1页)

第16章(第1页)

少年的屁股刚挨上柔软的坐垫,他舒服地喟叹了一声,就对扶苏笑得狡黠:“本来我打算吃一笔大户的,但听到你刚才那一番话之后,我决定了,所有的书画都按原价卖给你。”

扶苏:“……”

扶苏:“…………”

要不要这么实诚啊!还有,难道说我长得很像个冤大头吗?

他掰着指头一数:年龄小,看上去有点身份,买东西连价钱都不问,一开口就是all。

好吧,真的很像人傻钱多的大冤种。

扶苏深深地郁卒了。

但少年都老实交代了,他也不好跟人计较,何况神童嘛,难免有一点自己的小癖性,又不是做了坏事。扶苏表示很理解。

他随便找了个话题:“你是哪儿人啊?”

“某乃是眉山人。”

四川眉山?

扶苏不可思议地转过头去。眉山这地方闻名于世,基本上是因为某个历史名人。好巧不巧,这人刚好还是个宋朝人。

不会吧?

少年不觉有异,兀自自我介绍着:“某姓苏,至于名字么,字有点儿生僻,你应当不认得罢?就不说了。小郎可以唤我苏大郎。”

不啊,我认得的!

扶苏在心中呐喊道:不就是车厢前面的横木嘛!我认得,我可太认得了!

作者有话说:

----------------------

对子一出自仁宗童子对,对子二出自增广贤文,对子三和圣旨都是自己乱写的。

苏轼的父亲苏洵曾经写过一篇《名二子说》,解释了膝下二子名字的由来。

其中,长子苏轼的“轼”字,指的是马车前端的横木。他的字“子瞻”也是依据大名而来,取的是“登轼而望”的意象。苏洵借此意象,期盼长子未来能够低调谨慎。

奈何事与愿违,苏轼长大后的性情与经历,根本就是低调谨慎的反义词。

这些逸闻,上辈子初高中的语

,能算数,我自个儿收着吧。”

“不行不行!”扶苏手速没苏轼的快,只能眼巴巴望着他,试图要回来:就算习作我也要。刚才说好了都给我的。”

“呃……”

苏轼这下是彻底看不懂了。

他是有点自恋和爱出风头啦,不然也干不出小小年纪当街卖画、对对子的事情。之前以为眼前这非富即贵的小豆包是看中他天资高,想借买画为由头,结个善缘呢。

谁能想到,是真看中他画了啊?

苏轼恍恍惚惚的,随手翻看自己画的几笔青竹怪石,都觉得眉清目秀了起来:难道说,他的画技真的还不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