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怀疑人生?,随机翻开了一本弹劾本子。弹劾新科状元赵宗肃私见护国节度使狄青,似有意图不轨之嫌。
下一本,新科状元,护国节度使。
下一本,状元,节度使。
下一本,三元……
仁宗不由气极反笑,一把把这封折子甩在了桌上:“他还知道肃儿是三元!”
“官家,你可?着身体,别把自个气坏了。”
黄都知劝道。
官家毕竟修养极好,一度被臣子当面喷唾沫教训一顿都能忍。坐下来?喝了口热茶,心气便平顺了许多……才怪啊!
骂他的?,姑且算他有错,尚可?以?忍。但
,,但唯独识人之能是满点。若不然,也不会大宋文臣半壁江山皆出自仁宗朝了。肃儿的?经纬与能力,身为老父亲还能看错眼?了去?
可?以?说,就算是扶苏与狄青拉上帘子悄声密谋什么,府上还隐隐传来?铁甲兵戈之声,仁宗也只?会觉得在研发什么新武器,而非自己儿子意图谋反,夺取神器。
仁宗的?目光往北方看去。
因为,他的?儿子目光所向,不是到了年龄就能板上钉钉坐上去的?龙椅(甚至还不想坐呢),而是先祖数代人都未能收复的?幽云十六州……乃至更远的?地?方。
无论向南,还是向北。
所以?啊,私会武将怎么了?
交往过密怎么了?
仁宗吩咐了内侍一声:“你们把弹劾肃儿的?奏折全数出来?整理在一处。然后铺纸,磨墨。”
他知道自己现在不太冷静。做的?事也是先祖未有之事,甚至有违大宋国策之事。
“朕要亲自给肃儿写反劾状,通发台谏。”
内侍应了一声,不一会儿就递来?一支沾满墨水的?笔。仁宗接过后提笔就写:
——三元郎乃是朕亲选的?天?子门?生?,是朕之“党人”。
你们这些弹劾他欲阴谋夺权、动摇国本的?,难道是说背后指使其图谋不轨之人,是朕?
是朕,要夺自己的?权?
-----------------------
作者有话说:[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
宋朝的台谏,即“御史台”与?“谏院”,乃是独立于行政体系外的监察机构。他们拥有“风闻奏事”的特权,即不需要掌握切实证据,只肖听到传闻就能参上一本。
人人皆知物议是一把好用的剑,位高?者或多或少都在台谏中?有几个来往密切之人。在王安石当政的时代?,台谏甚至一度能左右宰相的任免。
不说?远的,就说?最?近的事吧。按照历史原先的轨迹,庆历五年,也?就是今年,欧阳修就会因?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