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啊,”老人握着李明的手说,“你们就像把两条河流的水都引来灌溉我们的田地,让它长出更好的庄稼。”
这朴素的比喻让李明很受触动。
是啊,他们做的不就是要让两种医学像河流一样滋养这片土地吗?
但最让李明和阿依古丽感动的,是阿布都院长的改变。
那天,他们正在讨论一个疑难病例,院长突然推门进来。
“我觉得,”院长说,“可以试试用维医的按摩配合西药治疗。我母亲上次就是这样治好的。”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要知道,以前院长对新疗法总是持谨慎态度的。
“怎么?我说错了吗?”院长被大家的反应逗笑了。
“不,不是。”李明连忙说,“我们只是没想到院长也会对这些这么熟悉。”
“老了要学新东西是不容易,”院长坐下来,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但看到病人好转,一切辛苦都值得。”
这句话说到了所有人心里。
是啊,再大的困难,在病人重获健康的笑容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研究中心逐渐走上正轨,但李明和阿依古丽并没有放松。
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这项工作持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年轻医生。”阿依古丽提议,“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学会结合两种医学体系思考问题。”
于是,他们又开始筹划建立培训体系。
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就在办公室讨论课程设置。
有时讨论得太投入,直到清洁工阿姨来打扫,才发现已经深夜了。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清洁工阿姨心疼地说,“要注意身体。”
阿依古丽笑着解释:“阿姨,我们这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知道,”阿姨点点头,“我儿媳妇上次就是在你们这里治好的病。现在全家人都说,你们是把最好的医术都给我们了。”
听到这样的话,所有的疲惫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李明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他们的工作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未来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晚风轻轻吹过,阿依古丽站在窗前,轻声说:“你知道吗,我觉得我们就像园丁,在给医学这棵大树浇水。”
李明笑了:“是啊,而且这棵树已经开始长高了。”
他们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和期待。
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种新的医学文化正在悄然成长。
而这,正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明天还要培训新来的医生。”阿依古丽看了看表,“我们该回去休息了。”
李明点点头,收拾好桌上的资料。
走出医院大门时,他回头看了看研究中心亮着的灯光,心中充满了坚定。
他知道,这盏灯不仅照亮了一个科室,更照亮了无数病人的希望。
而这,就是他们坚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