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她腰缠万贯免费阅读 > 17言清和(第1页)

17言清和(第1页)

短暂的休整之后,体力还是跟不上,骑行的速度就慢了下来。远远的,身后好像有马蹄声响起,是匈奴兵追上来了,秋晨、秋灵对视一眼,落后于队伍最后,手里紧紧握着刀。

程应允握着抢来的箭矢,心里那根弦也绷得死死的。只有裴柔丽,只顾着绑在她怀里的公主,使劲的挥斥着马鞭前行。父亲说过,她要誓死保卫公主的安危,公主身上系着三万将士的性命,若公主死了,朝廷追责下来,他们都会被降罪。

十年过去了,白惊还常常梦到在草原上逃忙的场景,还好最后他们都活了下来,随着公主回了临安城。

可是,公主的劫难却还没有结束,平静了两年之后,皇上迫于朝政压力,立了世家大族张氏嫡女为中宫皇后。

世家大族中出了皇后,气焰立即嚣张起来,全心全力帮朝廷推行新政的寒门一派就处于劣势。皇上便又将目光看向了长乐公主,没有办法,那时只有长乐公主到了适婚年龄。

皇上想将她嫁到寒门一派的言家,言傅领是先皇时期的状元,凌帝登基时,他不过是经管一县的七品小官。

凌帝勤政,登基第二年微服私巡时,路过言傅领管辖的小县城,发现这位状元不但学识广阔,做事还有手段会变通,仅用两年便将该县的赋税收入提高两成,县里百姓也不再饿肚子,都对他赞不绝口。

后来言傅领被凌帝提拔,一路从七品小官做到掌管豫鄂江州的总督府,官拜一品,是他一直冲破各种阻挡,推行朝廷的新政。

因为他为官清正,又致力于推行有损世家大族利益的新政,总是被朝廷里那些世家官员揪着,行事稍有不慎,弹劾他的折子便一大堆。这些年他在外为官,也不怎么照顾家里,大儿子二十岁了还未成亲,凌帝便下旨,将他的大儿子言清和指为长乐公主的驸马。

那时候长乐公主十八岁,在张氏刚被立为中宫皇后那年,她又被嫁给身体抱恙的言家大公子。

在皇上指婚的时候,言傅领便上书表明大儿子有顽疾在身,恐不能长寿,只会耽误了公主。

可皇命已出,不能收回,凌淑锦再度沦为政治的牺牲品,被嫁到言家。

言夫人也不想同意这门婚事,她觉得长乐公主是二嫁之人,配不上她玉树临风的大儿子,成婚后不顾凌淑锦的公主身份,总是摆出婆母的款儿立规矩。

还好言清和是个极温柔和善的人,成婚当日不愿与大公主同房,说他是将死之人,不愿耽误了她。

成婚后也事事体谅她,规劝母亲不要难为公主,说公主是为国立过大功的女子。还经常缠着凌淑锦给他讲些在边关的事儿,说他从小便想去军营过戎马生活,只是他自小身体不好,母亲不同意他习武。

后来言母不停劝说,还总是想在礼数上拿捏公主,言大公子不顾他们反对,带着大公主搬回了长乐坊。

从小到大,凌淑锦从未被哪个男子如此呵护过,父皇拿她当棋子,卢家拿她当靠山,她厌恶这些只醉心于权谋的男子。

可是言清和却与他们不同,虽然体弱却从未舍弃赤子之心,他饱读诗书,也懂兵法。会吟诗作对,也会侍弄花草,还在公主府建了一座温室花棚,冬天也能有鲜花盛开。

长乐公主起初也反感这门婚事,却因为言清和的温柔善良,开始慢慢倾心于他。可是好景不长,言清和的身体太弱了,之前就有大夫说他难活过二十岁。凌淑锦不死心,找了许多名医为他诊病,却仍无力回天,他们成婚半年后,言清和便死了。

言母岂能愿意,不顾身份的在公主府闹了好几天,说她儿子都是被公主克死的,言家二公子似乎也听信母亲的话,一同和她在公主府胡闹。

最后还是言傅领回来,等言清和下葬后,就带着母子二人去了豫州。

这段婚事短短半年,便闹的满城风雨,待风波平息,公主却逐渐消沉下来,她似乎是相信了言母的话,觉得自己是不祥之人。裴柔丽和白惊跟随公主回京后,就被公主送进了女学私塾,说是要磨磨两人的性子,让她们少些杀伐之心。

后来二人听说了言家的事,便又回了公主府,同秋晨、秋灵一起陪在公主身边,日日想法子逗她开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