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个奖也可以继续申报到市里、工业局之类的上级领导。
现在的工厂日子其实不是很好过。
基本上都是处於亏本状態,要不是上级扶持,都经营不下去。
现在很多军工企业都开始做民用物资。
这年代的国企有个神奇的地方,只要上面想做,哪怕是不是相关行业都能做得起来。
兄弟单位的技术支持,上级的统筹。
所以他不担心什么跨行业的问题。
电热水壶、洗衣机?
这些东西其实做法不难,原理知道就很好弄,但问题是这时候的电不稳定啊!
洗衣机倒是可以试试。
这时候基本上都是双槓,其实全自动的原理很简单。
上辈子他做的事情可不止工具机。
家电维修在当年可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收音机和电视机他都会维修。
说难听点,只要给他的配件,电视机都能组装得起来。
琢磨了一下,感觉这些不实际。
突然。
李红旗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机升级。
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模块
这玩意也不知道是谁发明出来的。
说白了就是半数控系统,机械凸轮外加继电器,替代人工手轮,无需复杂的数控系统,实现批量零件的走刀。
这年头的工具机绝大部分都是纯手工操作,加工批量零件时需工人全程操控,精度依赖技术,单班產量低。
而国外已开始研发数控车床,但核心晶片、伺服系统国內无法大批量生產,直接仿製不现实。
当时他的机械厂极需要“低成本自动化改造方案”
用的正是这个办法。
这套改进办法,能让工作效率提高200%。
一个班的產量在50个左右,有了这个东西,就可以达到150个。
这是介於普通工具机和数控之间的產物。
如果数控工具机是2。0,那么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模就是数控工具机1。0版本。
当然了,这种东西也有很多的弊端,高精度、非標准件,量小的產品都不太適合用。
因为机械凸轮原理还是类似磨具。
两种零部件生產,就需要更换机械凸轮,但是整体改造完成以后机械凸轮的成本不是很高。
这玩意是个好东西啊!
机械厂的规模不小,有很多的精度要求不是特別高的批量產品。
这玩意改造成本在200元左右。
高吗?
不低。
但是对於单位来说,却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价格。
就是不知道怎么说服厂里。
到时候和陈峰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