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破费什么呀!”林思雨一把揽住董芳的肩膀,“咱们就当是宿舍第一次团建啦!走走走,我都饿扁了!”
盛情难却,董芳最终红着脸点了点头。
一行人在商业街找了一家评价不错的本帮菜馆。饭桌上,唐果像个开心果,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对古建筑的热爱和“以后要亲手修故宫”的远大志向,逗得林爸爸林妈妈笑声不断。
林思雨也渐渐放开了,说着自己选择古代服饰专业的缘由。董芳话不多,但听得非常认真,偶尔被问到,也会小声但清晰地回答,说自己很喜欢刺绣,想好好学,以后能像表姐一样靠自己立足。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她表姐就在清河古镇里面工作,她自己早在高考后就来了这儿,然后一直在清河古镇里的奶茶店当兼职赚学费。
林妈妈听了后很是感慨,又看了看董芳衣服上大概是因为破了然后她自己缝上去的一只可爱小鸭子,真心诚意道:
“孩子,你以后肯定会很有出息的。”
看着女儿和这两个虽然性格迥异但都眼神清亮、对未来充满期盼的女孩成为室友,林爸爸林妈妈心里最后那点因为大专学历而产生的芥蒂,也在这融洽的氛围中渐渐消散了。
饭后,林思雨送父母去古镇外的酒店拿行李,然后一路送到了大巴站。
进站前,林妈妈拉着女儿的手,反复叮嘱:“小雨,在这儿要好好照顾自己,跟室友好好相处,认真学习。。。。。。”
“妈,你放心吧,我都知道。”林思雨用力点头。
林爸爸拍了拍女儿的肩膀,t?语气沉稳而欣慰:“看来你的选择是对的。这个地方不错。好好学,爸相信你。”
望着父母走进检票口的背影,林思雨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回清河市的大巴上,林爸爸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逐渐远离的清河古镇轮廓,感慨道:“这几天看下来,我这心总算踏实了。”
林妈妈靠在座椅上,也长长舒了口气:“是啊,一开始我还总觉得不是正儿八经的大学,心里别扭。”
林思雨是可以上二本的成绩,但她执意要填大专。林父林母找人咨询了又看女儿坚持,这才最后答应了下来。但不管怎么说,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他们提前了几天来送林思雨过来,顺便也在清河古镇玩了玩。
然后他们就发现,清河古镇,或者说整个安平县对于这个学院的开门都非常的重视。他们作为学生父母,不管是在酒店也好在餐厅也好,都能够享有折扣。
这么热情的一个地方,这样的重视,立刻就让人心里舒坦了不少。
再加上在清河古镇游玩的时候,看到了它引以为豪的那么多的工坊和非遗传承,看到了它对传统文化的用心之后,林爸爸林妈妈就彻底放下了心。等到他们再去清河织造里参观了一番,正好遇到几个纺织研究院的团队在那儿考察的时候,两人这才明白原来网上说的是真的,这个地方真的卧虎藏龙。
“环境好,老师也靠谱。在这样的地方上学,我觉得比去个混日子的三本强多了。”林妈妈很满意。
“关键是孩子自己喜欢,眼里有光。”林爸爸总结道,“你看这清河古镇,做的都是实实在在传承文化的事情,不是虚头巴脑的。孩子在这里学真本事,以后的路,未必就比那些拿着本科文凭的窄。咱们啊,就放宽心吧。”
大巴车逐渐驶离安平县,向着高铁站而去。
林妈妈想到安平县好像也在修新的高铁站,不知道在女儿毕业前能不能修完,这样他们过来看她就会方便一些。
至于为什么想的是他们过来看她,而不是她回家更方便。。。。。。那就只有林妈妈自己知道了。
。。。。。。
林思雨、唐果和董芳是不同的专业,但是却在同一个宿舍,因为恰好单出来了那么几个人,抓阄的时候就把她们给凑成了一块。
“这就是缘分。”唐果嘿嘿笑。
她人小鬼大,自觉同龄人们都太幼稚,和姐姐们住一块儿反倒更好。
林思雨好奇问:“那你们专业是不是女孩子特别少啊?”
唐果挠了挠头:“好像,目前就我一个。”
林思雨:“。。。。。。这么夸张的吗?”
堪比很多年前的工科院校的男女生比例。
“因为又要做木工,又要做瓦工,还要爬高测绘,好多人都觉得这不是女孩子该干的活儿。”唐果浑不在意地摆摆手,下巴微微扬起,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可我偏要试试!我觉得那些木头、石头又不会因为我是女孩就欺负我。力气小点没关系,可以用巧劲儿。胆子嘛,练练就大了!我以后可是要亲手摸到那些几百年、上千年老房子的人,想想就带劲儿!”
她说着,还比划了一个敲敲打打的动作,眼神亮得惊人。
她妈说她自打出生以来就不像个女孩子,天天爬树掏鸟窝,下水摸螺蛳,比院里的一群小男孩儿都要更皮,还是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