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一动,知道这是皇帝在试探我。
功高震主,自古以来都是臣子的大忌。我如今的声望,已经达到了顶峰,若是再不知进退,贪求高官厚禄,恐怕会引来皇帝的猜忌。
想到这里,我跪倒在地,朗声说道:“陛下,平定叛乱,非臣一人之功。乃是陛下天威浩荡,三军將士用命,文武同僚齐心的结果。臣不敢居功。”
“哦?”太乐帝挑了挑眉,“你有功,朕若不赏,岂不让天下人寒心?你想要什么,儘管说。金银財宝?良田美宅?还是,更高的官位?”
我明白,这是最后一道考验。我若是真要了这些,固然能享一时富贵,但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我抬起头,直视著太乐帝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陛下,臣什么都不要。”
“臣只求陛下,能藉此次整肃朝纲之机,革除弊政,轻徭薄赋,澄清吏治,让我大顾海晏河清,国泰民安。若能如此,便是对臣最大的赏赐。”
我的话,让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他们都用一种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著我。
放著泼天的富贵不要,却去求什么国泰民安?这岳凉,是真傻,还是太会演戏了?
龙椅上的太乐帝,也沉默了。
他深深地看著我,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要將我的內心看穿。
良久,他忽然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岳凉!好一个『国泰民安!”
他走下龙椅,亲自將我扶起,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岳爱卿,朕没有看错你!你才是真正心怀社稷的国之栋樑!”
“你不要赏,朕却不能不给!”
太乐帝转身回到龙椅前,对著文武百官,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布了他的决定。
“传朕旨意!”
“御史中丞岳凉,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保全社稷,功在千秋。特晋封为『忠勇侯,食邑万户,赐铁券丹书,可免死三次!另,赐黄金十万两,绸缎千匹,京城忠勇侯府一座!”
“忠勇侯”!
裂土封侯!
这四个字,像一道惊雷,在金鑾殿上炸响。
所有人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