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铮铮大宋TXT > 第169章 五六月(第2页)

第169章 五六月(第2页)

半响,高若訥又皱眉问道:“西夏有胜算么?”

“不好说。”赵暘摇了摇头。

在夏辽之战前,宋国对西夏与辽国的实力评估有明显的偏差,大抵是低估了辽国,高估了西夏。

高估西夏,这大概是因为李元昊在世时,西夏曾频频袭扰陕西,甚至在定水川、三川口、定水寨三役中重创宋军,令宋国视为心腹之患。

至於辽国,近十年来却与宋国並无大的战爭,唯有两国边境的一些小摩擦,其实严格来说,宋国並非低估辽国,而是根本不知辽国的现况。

再考虑到几年前,辽国胁迫宋国提高岁幣,宋国不愿与其交恶,但也趁机提出要求,叫辽国教训西夏,没想到出兵討伐西夏的辽国反被李元昊击败,也就难怪宋国会低估辽国。

直到去年夏辽之战,宋国方知辽国实力犹在,反观西夏,却因李元昊死前一连串自毁长城的举动弄得实力大减。

思忖一番后,赵暘就自己的看法评价道:“据我所见,目前西夏国內並不惧战,反而是报復辽国的声音颇多,再加上自去年入冬以来已歇整了小半年,只要我陕西能供给其足够的钱粮、伤药,就当前在西夏境內的辽军而言,应该难以做到將其倾覆,哪怕將唐隆镇的辽军也拉去。——但若是西夏断决主臣关係的国书令辽主大怒,再派生援—那就不好说了。”

高若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事得加紧盯著,朝中对此十分重视—。”

二人就此事又聊了几句,从旁,张亢、杨文广、王果等人眼巴巴地听著,虽说急著表功,但也不敢插嘴。直到二人谈完了夏辽两国的之事,谈及犒赏庆功等事,张亢、杨文广等人这才敢畅所欲言,纷纷为部下表功。

这事就无需赵暘操心了,高若訥自会叫人登记在册,待日后上表朝廷,论功行赏,毕竞他才是朝廷授命的主使。

听杨文广、王果二人表完功,就將犒军赏赐之事丟给高若訥与张亢,赵暘便带著在別屋等候多时的没移娜依及王中正等人,回到了城內的住所。

此次討伐別勒诸族,前前后后又是一个月,军中苦闷,他得好好歇歇。

当然,歇息之余,他也得写两份报告,一份是战报,细述此战经过,待日后送呈枢密院;另一份则是对夏辽两国继续交战的评估,日后要呈於名堂,要让管家与名堂的几位相公对两国的胜败有个预期,並提前制定相应的策略。

鑑於这事紧要,赵暘也不好犯懒,待回到住宅后,便即动笔。

两日后,即五月初十,赵暘犒赏三军,非但宰羊煮肉慰劳军士,先前许诺的赏金也不曾忘却,只不过人数眾多,便叫杨文广、王果、郭逵三人代劳,將杀敌的赏赐逐一分发给三路宋军,令三路宋军大为雀跃,对赵暘自是愈发信服。

至於对將领的赏赐,那就得等朝廷的回应,运气好能升一级官职,运气差就只能升一级爵位,聊胜於无,谁让別勒诸族本就不是什么强敌。

同日,赵暘与高若訥的报告先送至京兆府,夏安期先观阅了一遍,毕竟京兆府是陕西四路的后方,他有权得知此事。

观阅之余,他私下抄录了一份,派人送至父亲夏竦手中。

別看夏竦在朝野名声不佳,但在西夏这块上,夏竦称得上尽心尽力,之前若非有赵暘与高若訥赴陕,夏竦还得再顶几年。

就如同高若訥的考量,夏竦也认为必须严密盯著夏辽之战,为此他又跑了一趟渭州,与高若訥商量此事,甚至提出再派一支使团前往西夏。

为此高若訥也有些犹豫,毕竞派使团严密监视夏辽之战这种事,其实西夏是颇为反感的。

去年赵暘率军赴夏观战,其实是侵犯了西夏,只不过没藏讹庞知道赵暘乃宋国官家跟前宠臣,再加上之后赵暘又搭上了没藏氏,西夏也就不好再追究此事。

如今赵暘刚回国,他陕西便再派使者前往西夏,这未免有些不將西夏当回事。

思前想后,高若訥还是不好做主,犹豫道:“待我与赵暘商量一番,他与那位没藏太后有——旧,以他的名义出面,至少那位没藏太后不至於反对。”

大概夏竦也略有听说赵暘与没藏氏的事,见高若訥提到这事,表情难免有些古怪,不过这事终归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他也不好接茬,交代了几句便告辞了。

当日傍晚前,高若訥就向赵暘提及了此事,赵暘想了想觉得也无不可,遂道:“我写一封信给没藏氏即可——不过,以何人为使?”

高若訥想了想道:“知凤翔府曹颖叔如何?元昊故时,他为夏国祭奠使,对西夏之事也算略知。”

於是赵暘便在给没藏氏的书信中写上了曹颖叔的名字,隨即將信交给高若訥,叫高若訥派人送至曹颖叔手中,好叫后者带著这封书信去见没藏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