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开着缝又着实冷,也不知道是取暖还是受冻了。
这火炕,他相当需要!
他去屋里看了看,“裴二郎啊,我家也要,你给我妹夫家盘完就去我家呗?”
裴长青:“陶伯,给里正伯家盘完得去镇上宋家,他们家估计两盘炕吧,顶多六七天就能完工。”
陶族长都有点等不及,“你这些人呢,去镇上仨,去我家仨。”
裴长青笑道:“陶伯,你家山墙没有烟道,得现改,他们做不了。”
这活儿找那些老瓦匠都干不了,有技术难度。
陶族长这才耐下性子,“那成,我等等。来年还得找你盖房子呢。”
裴长青自然说好。
第二日一早,天蒙蒙亮,裴大伯几个照旧来帮裴长青干活儿。
他们帮忙砌院墙。
院墙这边儿也挖了墙基沟,之前也用三七灰土夯实过的。
现在把盖在上面的虚土铲出来,直接砌墙即可。
拉上基准绳儿,活好灰浆泥,这个灰浆泥里是不加麦糠麦草那些的,因为主要取其黏性,不需要增加筋性。
这些活儿裴大伯几个也是做熟的,自然能干。
自打高里正让裴长青给陶族长盖房以后,裴大伯、三叔四叔等人更热衷给裴长青帮忙了。
练好手艺,回头二郎干活儿不就能带着他们了吗?
自打裴大柱、裴大民和裴大根几个给裴长青干活儿以后,家里多少的都赚点现钱呢。
他们心里感激裴长青也更愿意帮他干活儿。
高里正今儿一早要领着大儿子和三儿子去县里送货,把这两天的熏素鸡一并带上,另外他二儿子这两天又是买青砖又是筹措土坯石灰的,明儿就能请裴长青去给盘炕了。
裴长青满口答应。
沈宁带着张氏、三婶儿把今儿发的货帮高里正装好,素鸡这些不怕渗油的直接装在干净的布袋里,再装在藤条篓子里。
油豆腐这些会渗油的就装在油篓子里。
油篓子是用细篾片编的小口篓子,里面糊了几层油纸,可以用来装油,轻快不漏。
高里正走后,沈宁就领着裴母三婶儿处理鸭蛋。
不管咸鸭蛋还是松花蛋,所有的鸭蛋要洗干净、晾干。
鸭蛋皮厚,不像鸡蛋那么容易破,所以清洗起来容易些。
这两天小少爷去了县里,阿年和珍珠都不去书肆,所以裴父就没给书肆捎豆制品。
沈宁寻思着得给谢掌柜送些去。
这么一算,素鸡的供应就有些紧张。
油豆皮因为有另外几家帮衬,倒是没那么紧张,不过以后量大起来这几家也供不上。
素鸡需求量更大,对老豆腐和千张的需求也大,老豆腐没问题,但是千张的供应就跟不上了。
考虑了一下,沈宁便把压千张和豆干的手艺在全村公开。
如今村里妇女们压老豆腐的手艺已经相当不错,可以继续练习其他手艺了。
先学压千张,之后再练揭豆皮。
慢慢地素鸡、油豆腐这些基础工作都可以交给她们,这样她们跟着赚豆子,沈宁也轻松。
并不怕她们会教出去,教了别人,万一豆腐娘子生气,以后不教她别的了呢?
即便不怕这个,那豆腐娘子不选她家豆腐和千张呢?
再不怕这个,要是别人知道了,全村一起鄙视她,里正还得处分她家,怕不怕?
当然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