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生意不能让儿子做,他……他一个里正似乎也不大合适。
回去跟豆腐娘子商量一下。
第二日他紧赶慢赶,傍晚到家。
一到家裴长青就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他房间的火炕差不多盘好了,正在收尾儿呢。
裴长青是昨儿一早领着王大和哑巴过来给他家开工的。
他家正房三间是隔开的,东间和堂屋中间有砖墙,易于保暖,也方便砌火炕。
当然也有难点,需要在搁墙上掏洞砌火炉。
火炕盘在南窗下,连接了两道墙壁,土坯盘火道,大土坯板做炕面,然后抹上光滑细细的麦糠泥。
炕沿是木板的,干净整洁。
火炕的外观是青砖,白灰抹缝,清爽漂亮。
外间的炉口也砌得漂亮整洁,装了炉箅子,能燎水、烤吃食啥的,还能罩上罩子烘衣服。
甭提多带劲了!
最大的难点就是开烟囱。
山墙自然是不能动的,只能再砌一个烟道出来,掀开房顶的瓦片,掏开干泥巴,锯掉几段椽木,然后连接烟道,装上烟囱。
烟囱是裴长青用青砖砌的,迷你瞭望塔的样子,两尺多高,下部分的四周和顶端封闭,从上部分的四面出烟。
烟囱和屋顶、烟道的连接处要注意密封,这样才能不漏雨。
下面烟道也要密封好,不能漏烟。
为了美观,裴长青在盘好火炕以后,还用木板给高里正家烟道两边装了隔板和挂衣钩。
既防止磕碰,还能烘干衣服。
而烟道离炉膛火源有三四米,炉膛的火也烧不到这里,即便因为其他原因这个烟道会漏烟却也不会失火。
也没用木匠另做,直接从家里拆了现成的,稍微加工一下就成。
主打一个省钱省事儿。
此时哑巴正往火炉里填软和草,再添劈好的小木柴,然后梆梆地敲梆子。
外面裴长青和王大就仰头看烟囱。
白烟袅袅,在夕阳下格外清晰,透着股子热乎气。
高里正看得浑身都暖呼呼的,他拉着裴长青的手,一点不嫌弃裴长青手上的泥灰,夸道:“二郎啊,你可给我家送温暖啦,以后冬天不用挨冻都得感激你。”
裴长青谦逊地笑道:“里正伯,是你会赚钱,能买足足的木柴煤炭。”
没钱你还想不挨冻,那不可能。
高里正被他夸得心里舒坦,拉着他就往屋里走,“阿宁的新菜大火,二郎的火炕也极好,双喜临门,今晚咱们好好喝两盅。”
【作者有话说】
裴长青:不是,双喜临门是这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