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九千岁他父凭子贵 > 缃帙第二2(第1页)

缃帙第二2(第1页)

李知微很穷。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皇家也如是。太祖皇帝生有二十三子,虽说死了不少,可到底还有四五支传下,子生孙、孙生子,到了李知微父亲这里,宦海浮沉一生,才凭着宗室名头,做到水部郎中。

官场失意,情场得意,他老人家一鼓作气,生了十八个儿子,女儿另算。

李知微是第十六个。

生着生着,他老人家一口气没上来,死过去了。

得了,分家吧!

那年李知微八岁,还没成年,大哥继承了泰半家产,还得了荫封和一堆锅碗瓢盆,就勉强养着未成年的兄弟姐妹,最多时有二十来个,宗族父老看不下去,偶尔支一点钱给他们,李知微这才跌跌撞撞活到十来岁上。

当时,魏王还没出生,皇帝膝下凋零到只剩下五皇子这一朵娇花。为了让儿子感受点人气,皇帝决定效仿太宗,送他到昭文院读书,一来活泼些,二来也算交结人脉,早早搏个贤名。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一个不知沾了多少亲人鲜血的皇帝,到中年,也生出慈悲心肠。

大笔一挥,他命令昭文院扩招扩建,算作五皇子入读的恩典。近支宗室死的差不多了,远支宗室也可以来读,通过考试就行了。

昭文院即使扩招,门槛也并不低,题目难得堪比进士科,既要赋诗,又要策论,甚至还有明经的题——默《尧典》。

李知微就这样被录取了。

报喜的使者在北城寻觅半天,甚至去了东西市场乃至平康坊,最后,不可置信地踏入南城泥巴地,看到了正骑在梯子上补屋顶的李知微。

外头大雨,屋头小雨,李知微多云转晴,坐梯起价。

“我没钱买书,也没钱做院服,而且从这里到昭文院,要跨过半个永乐城,晚上放学,怕没到家就宵禁了,进不得坊内,需要院里给我开张条子,以免被人捉去审问。”

院正大笔一挥,都给你解决!

昭文院财大气粗,本来也不收学费,做两套衣服,更无所谓,至于住宿……给你买马?不不不,你家里也养不起马呀!

刚好藏书楼旁边还有一排小屋,空着也是空着,你去住吧。如果实在过意不去,秋天叶落长阶,你也可以去扫一扫。

扫没扫落叶,大家不知道,但,他把大家伙的钱包给扫空了。

毕竟要考到昭文院,起码是公侯藩属,而在此地住宿,又要满足父母亡故、未有家室两个大前提,更别提默认的“家宅偏僻”“生计无着”等条件,真是他让你住你都不好意思住,一住进去,脸也丢尽。

因此,八年来,昭文院仅有过两个住宿生。

一个是李知微,另一个,也是李知微。

这让他形成了垄断。零嘴玩器都是小事,此地不许书童入内,郎君们笨手笨脚,一会儿带错书,一会儿笔秃了,一会儿墨干了,就连衣帽破了,花点小钱,他都能拿出针线帮你补好。

毕竟,他家就在后头,要什么有什么。

什么,昭文院总有小厮杂役做这些?

开玩笑,这些杂役也姓李?

不过,李知微真正赚钱处,还在于押题。

谁都不知道他是不是借着住宿的便利去偷瞄考卷,又或者是留级多年,对老师风格都有长足了解,反正押得很准。

既然押得准,那就掏钱吧!

毕竟考试等第,不仅决定了你能否毕业,还决定了你以后的仕途。尤其在皇帝广开恩科,文武双举并行的今天,即使是士族贵胄,也不见得代代冠盖。

若是能在昭文院搏个名声出来,就是在皇帝面前也能挂上号。

哎,等等,他可不是谁都帮忙押题的!

要想被押题,翻开账本,看看你消费排第几,平日里一个子不花,就别想临时抱佛脚。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李知微有所押有所不押。

当然,你也可以去院正那里告他,只是,把他告走了,平白无故少个姓李的伺候不说,更拔出萝卜带出泥,从前那些买过押题卷的考生,成绩怎么算?

就这样形成一种诡异互保,昭文院,尤其是他本斋同学们手上的零用钱,被一扫而空。

当然,有一个人的钱,他不赚。

裴家二郎,裴见濯。

真是麻绳偏挑细处断,再家大业大,没成家前,家族都不可能无穷无尽供给钱财,要在昭文院里做李知微消费榜上前几,足以让这帮子弟勒紧腰带。

可裴二不一样。

热门小说推荐

造化图
横扫天涯造化图
...
重生80年代
初雨彩虹重生80年代
...
全球迷雾求生
倒骑小白鹅全球迷雾求生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