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九千岁他父凭子贵 > 缃帙第二2(第2页)

缃帙第二2(第2页)

他是真有钱,真没人管!

裴家本就是河东名门、公侯望族,祖上随太祖皇帝起兵,已有爵位,到他这一代时,更出了个天才——

这天才说的不是他,是他兄长,人称“八元相公”裴照元。

他姓名带“元”,是裴家长房元孙,虽可推举入仕,仍下场应试,府试、省试、殿试均擢第一。登博学宏词科甲第后,又应贤良方正科夺魁,再娶先帝元女、今上胞妹长宁公主,婚事至今仍是永乐城一段佳话。

如此,凑得八元。

他文星罩顶也罢,偏生武运昌隆,曾助今上兵谏,夺得帝位。如今更是名列鸾台,为国朝四位宰相之一。

有这样一个兄长,足够裴见濯在永乐城横着走。

况且他还是地地道道的老来子,与兄长差了近二十岁。出生时母亲崔夫人已有四十余岁,应做祖母的年纪,却悄么声怀藏明珠还无人发觉,夫妻感情老来犹存,倒让人好生艳羡。

不过,也许是中年生子伤了元气,再加上裴父后来外调扬州,水土不服,裴见濯十三岁上,他们便离世了。裴照元勤于王事,心疼弟弟幼失怙恃,要星星不给月亮,据说裴家库房任他支取,不够,还可以上隔壁长公主宅里向嫂子伸手。

昭文院这读书的名额,还是长公主上御前要的。

看在这份上,哪怕他天天迟到、月月早退、年年留级,也没人吱声。

就这样一个人,李知微竟不问他要钱!

难道就因为他长得好看?

当然,若说好看……

一堆白花花学子服里猛然蹿出一点红,饶是谁也忍不住多看两眼,先生犹自滔滔,他却早早酣眠梦乡。

李知微继续扯出手掌大小的红绢在桌下剪裁,孔明达上课严,他就做些动静小的,做着做着,他不自禁往旁边瞥了一眼。

好看是很好看的,即使昨日宿醉未得好眠,眼下浮青也好似一弯钩那样吊着人,不是很友好的长相,睡着的时候,唇会微微下挂,眉头也皱着,仿佛有很了不得的心事。

他还会有忧愁吗?

李知微想起一桩旧事。

当年,裴氏老夫妇在扬州病逝,裴见濯本应扶灵回京,却坚持原地守孝三年,直到十六岁才返回永乐城,入昭文院读书。

长公主在御前打包票,说此子乃天生奇才,日后成就绝不在其兄之下。

皇帝极其疼爱妹妹,此言一出,裴见濯入院直入“天”字斋。众人都以为他不过蜻蜓点水般在昭文院镀层金,便会在兄长庇护下平步青云。

他来上学那天,万众瞩目,不是为他,而为他兄长。

裴照元会来送弟弟上学吗?

李知微只在很小的时候和裴照元见过一面,裴照元少年时便声名极盛,中第后更是轰动全城,长街上尽是起居幕次、如山彩棚,十里路略无一处空闲,李知微那年还有母亲,被她牵着到外头,矮矮小小的,只看见裴郎马蹄下的一点花泥。

他随手抛花,众人哄抢,扔来扔去的,竟到了李知微怀中。

若是见得到裴照元就好了,他心里难免如此期待。

他现在成了什么样?总之,比那年还要光彩,还要荣耀。

舆论早已将他捧为神话。做文官是他门生,做武将也得拜他,就是想尚公主吃软饭,也免不了奉他为前辈。

坐立难安地等到晌午时分,裴见濯独自一人、空空两手,姗姗来迟。

当时就有见过裴照元的子弟叹惋道:“裴郎潇洒如玉,奈何目之不亲,若能学得元公三分玲珑,天下无敌也!”

李知微在很远的地方,看裴见濯走到那人面前,挥起一拳。

“哎唷!!!”

一声哀嚎,人群骚动。

“怎么打起来啦,快把他们分开,去找先生!”

李知微看完热闹,安静离去。

午膳过后,他就有了个新同桌,“黄”字号倒数并排。

裴见濯真不愧是裴照元的弟弟,炙手可热,连学正也退居一射,打了同学,也不过是降级,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据说是因为他打人的时候还没有正式入学,所以不能以校规处置。

整座书斋静悄悄,李知微动了。

他给了见濯金疮药、伤膏、纱布,还有一套笔墨,都没要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