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时,曹氏带着彩云步入堂内,人未至声先闻:“远远就听见母亲的笑声了,什么事儿让您这般开怀?说出来也让媳妇沾沾喜气。”
老太太抬眼,目光掠过曹氏,停在她身后的彩云身上,摆摆手示意奶妈先将唐醒抱下去,随后兴致不减的笑道:“还不是醒丫头这个小活宝!你是没瞧见方才那副小模样,五官都挤作了一团,活脱脱像仲哥儿养的那只贪食的仓鼠,暖萌暖萌,有趣至极!”
曹氏细细端详着老太太的神色,故意佯嗔道:“媳妇听着可要嫉妒了。瞧您一说起醒丫头就乐得合不拢嘴,我院里那两个丫头来给您请安,不是早早被打发回去,便是您推说乏了,连跪安都省了。”
“琳姐儿和琬姐儿自小乖巧懂事,嘴又甜,”老夫人笑着指着被抱开的唐醒,“哪像我屋里这个泼猴儿似的?”言罢,她招手示意彩云上前,转向曹氏问道:“身契送来了?”
彩云依言上前,乖巧地低头跪好。
“送来了,唐老太太身边的孙妈妈亲自送来的。”曹氏将籍契呈给老夫人。
老太太接过,凝神看了好一会儿,将契纸递给方妈妈,忽而轻笑出声:“留着吧。”
“多谢老太太,太太。”彩云连忙叩首。
老夫人摆摆手:“跟着喜鹊去后院安置吧。”
彩云应声,轻手轻脚地起身,垂首敛目,默默随着侍女退了出去。
待屋门开合之声落定,曹氏才低声问道:“母亲方才因何发笑?可是那籍契有何不妥?”
“有问题的不是契纸,是这送契的人。”老夫人端起茶盏,呷了一口。
“母亲慧眼,媳妇也瞧出来了。眼下这丫头年纪尚小,翻不出大浪,我倒是要瞧瞧,唐老太太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前几日府里新进了一个伶俐丫头,名唤雾莲,比彩云略长一两岁,稍后便给您送来。醒丫头身边,多双眼睛盯着,媳妇也安心些。”
“还是你想得周全。”老夫人颔首赞许。
酉时末梢,暮色四合。曹氏所出的两个女儿——琳姐儿与琬姐儿,一路手牵着手小跑而来。
行将至如意堂院门,琳姐儿飞快地松开了妹妹的手,两人立时敛了嬉笑,规规矩矩地放慢脚步,一前一后步入内堂。
甫一进门,便见祖母正被一个奶娃娃逗得笑声朗朗。两人蹑手蹑脚上前,齐声道:“孙女问祖母安。”
“琳姐儿、琬姐儿来啦?”老夫人笑容未收,招手道,“快过来瞧瞧你们的小妹妹。”
两姐妹依言上前。
五岁的琳姐儿与唐昆同年,三岁的琬姐儿则更稚嫩些。抱着唐醒的奶妈见状,忙蹲下身来。
琬姐儿好奇地凑近,瞪大眼睛瞧着那摇头晃脑的小娃娃。唐醒竟也学着琬姐儿的模样,瞪圆了乌溜溜的眼睛,抿着小嘴,那惟妙惟肖的神态,逗得方妈妈第一个笑出了声。
琳姐儿见妹妹举止随意,忙拉着她后退两步。小姑娘已懂得察言观色,琬姐儿却浑然不觉,挣脱姐姐的手,又跑回唐醒跟前,伸出小手捏了捏那粉嘟嘟的脸颊,又用自己的小脑袋顶了顶唐醒的脖颈。
婴儿细嫩的肌肤被发丝蹭得发痒,唐醒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来。这清脆纯真的笑声极具感染力,引得满屋子人再次哄堂大笑。
老夫人笑得前仰后合,抬手指点着琬姐儿和唐醒:“瞧瞧,琬姐儿被这小泼猴带的,举止表情越发招人乐了!”
唯独琳姐儿依旧绷着小脸,面无表情地站着。听见祖母说妹妹举止引人发笑,她悄悄伸手,在琬姐儿臂上狠狠掐了一把。
琬姐儿吃痛,晓得姐姐生气了,这才撅着嘴,乖乖退回到琳姐儿身后。
老夫人何等眼力,一眼瞧出琳姐儿的拘谨与小心,温言道:“无事,无事,祖母没有生气。祖母是瞧着你们姐妹几个都这般乖巧可爱,逗人喜欢。”
此时,堂外廊下,凌姨娘所出的瑜姐儿已静立良久。听着屋内传出的阵阵笑语,她终于提高声音唤道:“孙女给祖母问安。”
屋内众人正笑得开怀,一时竟未听见。瑜姐儿站得腿脚微酸,只得再次扬声:“孙女给祖母问安!”
这回,方妈妈听见了,忙让喜鹊出去将瑜姐儿请了进来。
瑜姐儿年长琳姐儿一岁,她出生时,曹氏正怀着琳姐儿,无暇顾及,故一直养在生性柔弱胆怯的凌姨娘身边,性子也随了生母,有些怯懦怕事。
老太太见瑜姐儿进屋后始终低垂着头,便问道:“瑜姐儿来了。你小娘的病,可好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