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顾先生今天恋爱了吗无弹窗 > 第 14 章(第4页)

第 14 章(第4页)

“慕经理对这个模块的理解,看来比我想象的还要深入。”顾毓淡淡地说了一句,听不出是赞扬还是讽刺。

“只是前期和教授团队沟通得多一些。”慕可平静地回答。

会议的后半段,几乎变成了慕可和顾毓之间的对决。两人就技术细节展开激烈辩论,引经据典,数据模型、算法、社会学理论信手拈来。看得两边团队的人都目瞪口呆,教授眼中则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最终,会议勉强达成了一个初步的数据对接框架,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浓烈的对抗气息。

散会后,顾毓率先离开会议室,脸色冰寒。慕可留下来,和教授团队又沟通了一会儿,安抚了一下受挫的博士生们。

送走教授团队,慕可回到办公室,感到一阵虚脱。刚才那场会议,耗费了他巨大的心力。他能感觉到,顾毓是真的被激怒了,因为他的失控,因为他的“背叛”,更因为他展现出的、足以挑战顾毓权威的能力。

接下来的斗争,只会更加激烈。

果然,没过两天,在一次向白远年汇报项目进展的高层会议上,顾毓发起了正面攻击。

会议上,慕可汇报了项目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与教授团队合作的成果。白远年听得频频点头。

轮到顾毓发言时,他先是客观汇报了数据支撑方面的进展,然后话锋突然一转:“白老,项目整体推进顺利,但我必须提出一个潜在的重大风险。目前社区模块的设计,引入了大量难以量化的主观评价指标和理想化假设。这些指标在学术上或许成立,但在实际金融操作中,尤其是面对机构投资者时,可能会被视为缺乏严谨数据支撑的‘软性承诺’,极大影响债券的评级和定价,甚至可能引发监管质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慕可,继续冷静地说道:“我建议,暂缓社区模块中过于激进的部分,融资模型应先基于更保守、更市场化的数据假设进行构建和测试。等核心模型经过市场验证后,再逐步加入社区赋权部分。否则,一旦前期发行受挫,将对整个项目乃至集团声誉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这番话,站在纯技术和风险控制的角度,无可指摘,甚至显得非常负责任。

慕可心中一震,他知道顾毓这是在釜底抽薪!暂缓社区模块,那这个“社区共益债券”就失去了灵魂,和普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还有什么区别?这完全违背了他的初衷,也违背了白老对这个项目的期望!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慕可身上。

慕可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他知道,这是决定项目生死存亡的时刻,他必须说服白老,也必须驳倒顾毓。

“白老,顾总提出的风险确实存在,但并非不可解决。”慕可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社区共益债券的创新核心,恰恰在于将‘社区价值’量化、内化为金融价值的一部分。这确实是挑战,但也是巨大的机遇,是区别于传统产品、吸引特定偏好资金的关键。如果我们因为惧怕风险就退回老路,那这个项目就失去了它最大的意义。”

他转向顾毓,目光毫不退缩:“顾总担心数据支撑,我们可以设计更严格的验证流程和缓冲机制。担心投资者接受度,我们可以通过路演精准定位认同项目理念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者和影响力投资机构。担心监管,我们可以提前与监管部门沟通,展示我们的风控设计和社会效益。因噎废食,绝非上策。”

“理想化不能当饭吃,慕经理。”顾毓冷声道,“金融市场的规则是冰冷而现实的。你所谓的ESG投资者,规模有多大?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强?这些都需要打一个问号。我们不能拿集团的核心资源和声誉,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这不是赌博,这是基于深入研究和精准判断的战略创新!”慕可毫不示弱,“任何创新都伴随风险,关键在于风险是否可控,收益是否匹配。我相信我们的模型和设计能够经受考验。如果因为惧怕未知就放弃引领市场的机会,那远航资本永远只能做一个追随者。”

两人在会议上针锋相对,各执一词,气氛一度十分紧张。

白远年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finally,他抬起手,制止了两人的争论。

“好了。”白远年声音不高,却自带威严,“风险,顾毓提得对。初心,慕可守得也没错。”

他目光扫过两人:“这个项目,之所以交给慕可,看中的就是他的闯劲和新想法。但如果只有闯劲,没有扎实的风险控制,那就是莽撞。顾毓,你的责任就是把好风险这一关,用你的数据和技术,帮他把那些‘理想化’的东西,变得尽可能‘接地气’,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然后他又看向慕可:“慕可,你要明白顾毓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金融市场不是实验室,你的设计必须经得起推敲。和顾毓团队紧密合作,把风险控制做到极致,拿出让质疑者无话可说的方案来。这才是正道。”

“是,白老。”慕可和顾毓几乎同时应道,但眼神中的对抗却丝毫未减。

白远年的话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再次明确了慕可的主导权,但也强调了顾毓在风险控制上的重要作用。这意味着,两人必须继续合作,但这种合作将更加艰难,充满了制衡与博弈。

会议结束后,顾毓率先离开,没有看慕可一眼。

慕可站在原地,知道接下来的路依旧布满荆棘。但他也更加坚定了决心。他必须成功,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更是为了守护那个最初的、或许有些“理想化”的信念。

他回到办公室,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来电,来自那个他私下委托去调查财经小报消息来源的朋友。

他立刻回了过去。

“慕可,你让我查的事情,有点眉目了。”朋友的声音有些凝重,“那篇文章的素材来源很隐蔽,但追查到的几个IP地址和信息传递路径,最终都指向了一个地方——”

朋友顿了顿,说出了两个字。

慕可的瞳孔骤然收缩,握着手机的手指猛地收紧。

竟然是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