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遇见长安盲盒紫苏 > 暗流汹涌(第1页)

暗流汹涌(第1页)

开元二十五年的春天,长安城似乎比往年更加燥热。

杨柳絮纷飞如雪,粘在行人的衣襟发梢,也粘在令人不安的氛围里,悄无声息,令人烦躁。

一些流言营造出这种氛围。流言最初是从那些朱门高户的后宅、官员云集的衙署、以及文人雅士聚集的酒楼茶肆里悄然渗出的。

渐渐地,它如同滴入清水中的墨汁,迅速扩散,最终连西市这满是烟火气的坊间,也无可避免地被浸染。

“哎,听说了吗?太子爷近来心情可不大好啊……”

“何止不好?听说常在宫中抱怨,说陛下眼里只有武惠妃和寿王殿下……”

“嘘!慎言!这话也是能乱说的?”

“怕什么?满长安都快传遍了!还说太子和鄂王、光王两位殿下走得特别近,常常深夜还在东宫密议呢!”

“啧啧,兄弟情深是好事,可这节骨眼上,可不太对劲啊……听说还有边将牵扯其中?”

“可不是嘛!太子妃的兄长,那位薛驸马,前些日子不是还和陇右来的某位将军喝酒来着?啧啧,这瓜田李下的,不知避嫌!”

类似的窃窃私语,在各处人流密集处都能听到。像叶氏净坊的顾客等候区,隔壁茶馆的大堂,甚至在伙计们搬运货物的间隙,流言丝丝缕缕不绝于耳。

叶长安正指挥着伙计将新一批冷凝定型的“金箔牡丹皂”从模具中取出,摆放进铺着丝绒的琉璃柜台里。

她耳朵微动,将那些压低的议论声一字不落地听了去,脸上依旧是波澜不惊的掌柜笑容,心里却早已刷起了密集的弹幕:

哦豁!来了来了!经典宫斗构陷三连击:勾结边将、怨望父亲、暗藏甲兵。这武惠妃团队的业务水平不行啊,剧本都不带更新的吗?能不能来点有新意的?比如太子其实是个女装大佬?(划掉)

她一边麻利地检查着香皂的品相,一边内心疯狂吐槽:不过这谣言的发酵速度,确实堪比病毒营销了。看来武惠妃娘娘这是下了血本。李瑛同志这太子当得也太憋屈了,被后妈这么按在地上摩擦。

事情的起因她心知肚明;

当今陛下专宠武惠妃,爱屋及乌,对武惠妃所出的寿王李瑁也是青睐有加,赏赐不断,甚至一度动了易储的念头。

太子李瑛与其弟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对此心怀怨愤,私下难免有些牢骚。这本是宫廷内常见的微小龃龉,但到了有心人手里,尤其是急需扳倒太子为自己儿子扫清道路的武惠妃,便成了足以致命的武器。

谣言看似空穴来风,却精准地戳中了帝王最敏感的两根神经——兵权与孝道。

勾结边将,意在兵权;怨望父皇,是为不孝。哪一条坐实了,都足以让太子李瑛万劫不复。

叶长安嗅到了其中极其危险的气息。这已不仅仅是宫廷倾轧,而是席卷整个长安的政治风暴前奏。

她这只在西市扑腾的小虾米,若是一个不小心被卷进去,瞬间就会粉身碎骨。

但她“狐商”的本能,却让她无法忽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这谣言传播得如此迅猛、方向如此一致,背后必然有一套高效的运作机制。

“弥真,”她趁着间隙,将正在核对胡商货单的弥真拉到一旁僻静处,低声道,“你最近去西市各茶楼送货收账时,多留点心。听听关于宫里那几位贵人的流言,都是从哪些地方最先传出来的,传话的人有什么特征。尤其是‘百晓生’茶楼、‘忘忧阁’还有南门那家说书摊子,我总觉得那儿味道不对。”

弥真经过雨夜荒宅的教训,沉稳了许多,碧眸中闪过一丝了然,轻轻点头:“明白。我会留意。”

她如今对长安的暗面有了更深的认知,追查谣言源头这种事,做起来愈发得心应手。

叶长安又想了想,补充道:“顺便……想办法探探,这几个地方最近有没有什么生面孔常客,或者有没有人突然变得阔绰,老请人喝茶听书的。”

叶长安怀疑背后有资金推动,但是这些资金是从何而出,忠王和太子究竟是什么关系,弥真父兄之死到底跟忠王有没有关系……他心里有太多问题了。

安排完正事,叶长安眼珠一转,商人的DNA又动了。

几天后,叶氏净坊悄然推出了一款新品——“清风皂”。

该皂体是剔透的淡青色,里面凝固着几片细小的薄荷叶,气味清爽宜人,提神醒脑。推出的由头也颇为风雅:“初夏将至,人心易躁,当沐清风,涤荡尘虑。”

然而,在这谣言满天飞的敏感时节,“清风”二字,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了。不少心思活络的客人拿到这皂,嗅着那清凉的气息,再想想近日的污浊流言,都会心照不宣地露出一个微妙的表情。

“啧,叶掌柜这新品,有点意思啊,物美价廉,还蛮不错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